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将于11月21日晚在广东深圳落幕。海南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全运会上奋勇拼搏,创下2金2银1铜的竞技体育佳绩,同时在群众体育项目也有所突破,获得1枚铜牌、1个三等奖。
本届全运会,对海南代表队来说这更是一场青春的宣言——18岁的冲浪冠军、20岁的乒坛亚军、23岁的举重猛将……一批自贸港青年才俊在全国最高竞技场上,用汗水与拼搏,书写了崭新的海南体育篇章。
本届全运会,海南代表团共派出182名运动员,参与了冲浪、帆船、举重、跆拳道、拳击、田径、高尔夫球、沙滩排球、乒乓球、公路自行车、攀岩、足球等12个竞技体育项目,以及围棋、足球、龙舟、舞龙舞狮4个群众体育项目的决赛阶段角逐。
那些“破冰”与“第一”的瞬间
本届全运会,海南代表团在多个项目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奖牌含金量十足。
“首金”!自行车轮驶出历史新轨迹。

海南自行车手张好在比赛中。省旅文厅供图
11月7日,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计时赛现场,海南选手张好如一道红色闪电,压轴登场。从第一个计时点开始,她就一骑绝尘,最终以39分02秒87的成绩,为海南代表团斩获本届全运会首金!

颁奖现场,冠军海南队选手张好(前中)。海南省自行车队供图
“干就完了!”——这是海南健儿在本届全运会上展现出的共同精神气质。这枚沉甸甸的金牌,不仅是海南在本届全运会的开门红,更是海南在全运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自行车项目奖牌,实现了“零的突破”。
“首牌”!“小石头”引爆乒坛大惊喜。
11月16日,乒乓球男单决赛在澳门开打。20岁的海南选手林诗栋,尽管最终1:4负于名将樊振东,但他一路连克强敌,站上亚军领奖台的那一刻,已创造了海南乒乓球的历史。

海南队选手林诗栋在比赛中回球。图源:新华社
从四年前止步32强,到如今一路杀入决赛,这枚银牌是海南在全运会乒乓球项目上的首枚奖牌。“小石头”林诗栋用他“还可以”的谦逊和赛场上的犀利球风,宣告了海南乒乓球的崛起。
浪尖争霸:海南冲浪的“黄金一代”
在汕头青澳湾,18岁的海南小将吴世栋的冲浪板,搅动了整个赛场。男子冲浪短板决赛,成了他的个人表演秀。连续滑出7.00和6.17的高分,以近乎领先对手一倍的巨大优势夺冠。
“我当时就想立刻下海,全力进攻,把胜利赢回来!”吴世栋的豪言壮语,与他在浪尖的从容自信如出一辙。这位首次参加全运会便登顶的少年,未来可期。
同样在浪尖上起舞的,还有女子选手邓雪莹。在大部分时间落后的情况下,她在比赛最后关头顶住压力,抓住决定胜负的一浪,实现精彩逆转,摘得铜牌。“豁出去也要为队伍拿下一块奖牌!”她的呐喊,是海南冲浪队硬朗作风的最佳写照。
成功卫冕男子短板金牌,海南冲浪队已形成了颇具实力的“黄金一代”,成为国内浪尖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力量之美:举重台上的“海南强音”
11月10日晚,举重赛场强手云集。在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面对奥运冠军侯志慧、世界冠军蒋惠花、全国举重锦标赛冠军胡玉婷等一众名将,土生土长的海南姑娘邓小芳,抓举第三把,稳稳举起91公斤!全场喝彩!

海南队邓小芳在十五运会女子举重49公斤级摘银。赛事组委会供图
最终,她以总成绩201公斤,仅与冠军相差2公斤的出色表现,勇夺亚军。“上一届有遗憾,这四年我一直朝着进入前六、前八的目标备战,这枚银牌完全出乎意料!”赛后,这位23岁的姑娘激动地说,“我真的非常开心,比赛结束时腿都软了。”
这枚银牌,创下了海南参加全运会以来举重项目的历史最好成绩。从四年前的第九名到如今的亚军,邓小芳的跨越,是海南力量项目的历史性一步。
群运并进:传统体育焕发新活力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比赛中,海南省代表队表现亮眼,舞龙舞狮与龙舟项目双双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海南在全运会群众赛事中的新突破。

海南女子龙舟队在全运会比赛中。省赛事中心供图
在群众比赛龙舟项目决赛中,海南女子龙舟队(12人龙舟)表现优异,在100米项目中勇夺铜牌,并在500米项目中获得第四名。这枚铜牌也是海南代表团在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项目中获得的首枚奖牌。队员翁琼瑜表示,队伍珍惜参赛机会,通过与强队交流学习积累了宝贵经验。

海南舞龙舞狮队在全运会比赛中。图源:赛事组委会
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群众展演舞龙舞狮项目决赛中,海南舞龙队凭借出色发挥,荣获舞龙障碍项目三等奖。该项目竞技性强,要求队伍在限定场地内完成游、翻、腾、穿等高难度动作,并做到全程“零失误”。海南队以海南师范大学学生为主要成员,虽为首次登上全运会舞台,仍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与团队配合能力。
海南省体育赛事中心主任杨斌表示,此次获奖彰显了海南舞龙舞狮的文化底蕴与群众基础。“我们全力保障队伍备战,未来将持续推动传统体育进校园、进社区,让民俗文化在全民健身中焕发新生,为自贸港体育事业注入活力。”
厚积薄发:体系化建设锻造核心竞争力
闪亮的奖牌背后,是海南省近年来持续深化体育改革、科学布局的远见与坚持。
张好金牌的背后,是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多年培育的土壤与业余联赛的支撑;吴世栋、邓雪莹的浪尖起舞,得益于“省队市办”模式、海外拉练和科学的“三重一大”训练体系;林诗栋的脱颖而出,是海南乒乓球系统性培养结出的硕果;邓小芳的惊人一跃,离不开教练组“个性化+科学化”的训练方案和全方位的保障团队。
此外,沙排双雄闯入八强,攀岩项目首次亮相即晋级十六强,舞龙舞狮队在群众项目中斩获三等奖……这些都清晰地勾勒出海南体育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图景。
海南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冲浪、自行车、乒乓球、举重等项目的青训体系,扩大选材范围,完善输送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教练团队引进,推动海南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