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需我应、首需首应
成都金牛出台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五大生态!
营商环境是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济活力、增强发展韧性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标尺。
近日,成都重磅出台优化营商环境 70 条政策,持续擦亮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营商品牌。金牛区紧跟步伐,于 9 月 5 日正式发布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围绕政务、市场、要素、法治、开放五大生态推出金牛三十条工作举措、100条具体任务。近年来,金牛区不断加码改革力度,全方位构建更具活力、更显公平、更高效能的营商生态,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数智赋能+体验升级”,畅享政务新效能
以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出发点和立足点,是金牛新一轮改革举措中最突出的特点。金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营业性演出审批一件事”实现5个工作日办结,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办的“太空奇缘音乐节”的审批时间提升50%,减少演出风险盘活赛事演艺经济,这得益于金牛区数智赋能、流程再造的新突破。据金牛区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整合打包为“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推出13个企业和3个市民特色“一件事”改革,大力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这只是金牛区以企业群众为第一视角、提升企业服务质效的一些缩影。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环境上,成都金牛区从多方面发力:升级“金小I”智慧服务“微场景”破解申办难点,深化园区增值服务、“事前服务”改革;公开发布“‘企需我应·首需首应·赋能发展’为企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项目”,向社会承诺并接受监督;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促进建设项目早开工、早投用,强化高信用纳税人培育,推广“乐企直连”服务;着力提升办事体验度。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2025年来1.07亿元惠企政策资金以“免申即享”的方式悄悄到账1000余家企业账户资金,“不用自己跑流程、填材料,政策红利主动找上门”,这是扎根金牛的企业近期最大的感受度。同时,开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造,加快推进政策 “一码查” 应用场景加速建设,企业扫码即可获取适配政策,实现政策服务 “精准滴灌”。
值得注意的是,营商环境活起来,倾听企业用户真实的声音不可或缺。金牛创新推行企业“反向评估”机制,以企业反向评价政府职能单位为主要手段,构建起联系服务市场主体“走访→收集→转办→解决→评价→反馈→提升”的“闭环”体系,让“进解优促”更加走深走实,诠释“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
坚持“首需首应+纾困培优”,打造市场新生态
优质的市场环境,不仅是企业安心立业的 “定心丸”,更是其蓬勃兴业的“助推器”。总投资超20亿、占地40亩的创新药项目——赛德特生物科技产业园预计今年投用,自建符合细胞治疗高标准的专业园区和实验室曾是该项目落地的一大堵点。金牛相关部门结合“进解优促”设立了“专班小组”制度,提供全流程“管家式”服务,遇到任何难题,专班小组都第一时间响应协调,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
赛德特扎根成都后,也在充当“招商员”的角色,充分体现了金牛“以企为主·延链招商”的新打法。平台已吸引临云科技等1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意向入驻,覆盖冻存、冷链、临床研究等领域,推动产业聚“链”成“圈”,产业生态圈初具雏形。

赛德特生物科技产业园效果图
而这仅仅是金牛坚持“首需首应、赋能发展”工作的一个生动实践。今年来,全区覆盖走访重点企业2200余家、办结问题诉求489个,举办供需对接活动50场、服务企业580余家,发布2025年政府采购、政府投资等“六张机会清单”,向市场主体“搭场景”“给机会”。
新举措更是以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守护经营底线,以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坚定投资信心。比如严格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促进区域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规范涉企监管执法、政府采购与招投标;搭建科创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次门、亮一个码、查多项事”的“一码检查”为企减负等。
另外,金牛区印发“信用+”创新实践十大场景应用,创新推行信息互联共享、高效联动监管和信用联合惩戒模式,以信用审批“小切口”实现了营商环境“大提升”。
坚持“降本增效+产城共融”,提升要素新优势
新举措也瞄准营商环境“关键一招”,聚焦用地用房用工、人才引育留用、金融信贷保障等要素持续发力。
在降低用地成本方面,金牛区亮出了自己的答题思路,“优企满楼”+“进解优促”的这套组合拳为楼宇经济注入强劲动力。CCIC 智慧交通城市产业中心项目,迎来首批产业楼宇定制企业签约,长鹰恒容等 3 家创新企业获 5000 万元基金 “科创类” 债权资金。这是成都市首个产业楼宇定制基金首批签约企业,标志项目在物理与产业空间“优企满楼”均获新成效。

首批产业楼宇定制基金企业签约仪式
同时,金牛分类盘活闲置工业用地,只用180天把闲置仓库用地蝶变至航空发动机智造基地,促进航发成发等项目开工建设;探索产业园区项目“一证多栋”分期竣工验收模式,2025年来促进5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近2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
在破题融资难题方面,金牛主动作为、直击痛点,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一方面,建立金融机构信贷融资、风险管理等产品信息库和服务团队信息库;另一方面,组建由辖区银行加入的“银政企·融资直通车”微信群,精准提供全链条融资服务。2025年已服务企业逾500家,已帮助50余家民企对接贷款超1.8亿元,区级特色金融产品“金易贷”投放金额累计超2.7亿元,金融活水既解“燃眉之急”更谋“长远之利”。
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构建校院企地“四向联动”人才交流互派机制,在产业园区设立人才服务站真正实现人才办事不出园。同时,人才新政“免申即享”突破40%,人才认定办理时限压减40%,兑现人才政策奖补资金1912.2万元,惠及人才1006人次,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更“发展得好”。
坚持“法沃金商+权益保护”,筑牢法治新保障
金牛也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府院联动、府检协作相关工作,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依托四川省(成都金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知识产权申请、维权、运营、金融等全链条服务;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衔接和保护协作,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执法协作等。
今年法治助企频出新招。4月,金牛法院成立全市首家助企工作室,创新打造“专窗受理+专人督办+专业反馈”全闭环服务模式,线下开设“助企工作室(站、专窗)”窗口,线上发布“法沃金商助企二维码”,运行以来为企业提供各类服务200余次,办结线上需求39件,企业满意度100%。9月,金牛召开 “建筑业产法融合发展座谈会”,依托西部法谷项目组建金牛区首个产法融合中心,为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造价管理、纠纷化解等环节提供专业法律支撑。成都欣皓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也从中受益,作为全球首创旋挖方钻技术的企业,其总经理坦言专利保护是发展“短板”,加入中心后,企业找到了法治“护航者”。

建筑业产法融合发展座谈会
值得关注的是,为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应对出海过程中的法律挑战,帮助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中行稳致远,金牛组织“乘风出海 护航扬帆”民营企业出海涉外法律研讨会,以“问题清单+解决方案”的模式,律师团队为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合规管理、风险防控等痛点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坚持“链接内外+开拓市场”,搭建开放新通道
作为成都商贸大区,金牛区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举办“潮服跨境,蓉品出海——荷花池市场集群服装企业新机遇”等3场“蓉品出海”活动,举办1场境外商贸商务宣传推介活动,打响金牛造商品国际知名度,畅通成都造产品出口新通道。金牛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金牛区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可以为商户提供备案、报关、物流等全链条服务,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跨境贸易门槛,拓展‘卖全球’新渠道。”

潮服跨境 蓉品出海活动照片
同时,金牛区主动为企业搭建开放协同平台,帮助企业拓宽发展边界、链接更多资源。搭建 “金牛—海外” 贸易通道,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 8 场国际展会,与 500 余家优质 “四川造” 企业及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深入对接,帮企业 “走出去” 开拓海外市场;对内外资企业,设立专属服务专员,提供 “一对一” 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服务,让外资企业扎根更安心、内资企业出海更顺畅。在金牛,企业无需 “闭门造车”,开放协同的格局为其打开了链接全球的 “新窗口”。
从“审批跑多次”到“一件事一次办”,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金牛区营商环境每一次迭代升级,都紧扣企业发展的 “痛点”“难点”“堵点”。未来,金牛区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以 “企需我应、首需首应” 的服务理念,为经营主体创造更优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