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南沙区委创新“体育+”模式迎全运,绘就青少年全运文化新图景

团南沙区委创新“体育+”模式迎全运,绘就青少年全运文化新图景

为迎接第十五届全运会,营造“全民全运”的浓厚氛围,团南沙区委积极探索“体育+”多元融合模式,近期连续举办了两场特色主题活动,共吸引超80名青少年参与。活动巧妙地将体育精神与低碳环保、非遗文化相结合,带领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走近全运、理解全运,绘就了一幅生动的青少年全运文化新图景。

探秘“大国重器”,解锁全运“低碳密码”

10月18日下午,25组亲子家庭走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水情教育基地,参与“低碳全运・解锁超级工程的‘节水密码’”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讲师以生动易懂的语言,为青少年们讲解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脉络与价值,并结合第十五届全运会场馆的节水案例,深刻阐述了“低碳全运”的内涵与意义。

为了让低碳知识入脑入心,活动还设置了妙趣横生的互动问答、趣味拼图打卡,以及亲手完成的净水小实验,让抽象的低碳理念化身为可操作、可带回家的“小工具”,让孩子在实践中学到有价值的真知识。这种形式成功将“体育精神”与“环保行动”巧妙结合,引导青少年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水理念。

“原来全运场馆的雨水收集和这个工程的输水技术原理这么像,以后看全运比赛,我还能跟孩子讲这些‘低碳小知识’!”一位参与家长感慨道。

玩转传统蹴鞠,续写全运“文化篇章”

10月19日上午,“蹴鞠承古韵,青春耀全运” 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30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以“传统体育+现代全运”的融合形式,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从“蹴鞠的古今传承”切入,系统梳理了这项“古代体育活化石”的发展脉络。 讲师特别指出,广州“南派足球”“小快灵”的风格、短传配合的特点,与蹴鞠“颠球稳”“传球准”的技巧内核一脉相承,而全运会正为这种传承提供了广阔舞台。 这番解读不仅让青少年读懂蹴鞠与现代足球的渊源,更唤起了他们对本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在随后的实践环节,青少年们分组体验了蹴鞠接力赛、蹴鞠九宫格等游戏。通过“短传绕桩”等趣味挑战,大家亲身感受了南派足球的技术优势。 许多孩子从动作生疏到能连贯完成绕桩传球,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以前只在历史书里知道蹴鞠是‘古代足球’,今天不仅深入了解蹴鞠,还学会了南派足球的短传技巧!”参与活动的李同学兴奋地说,“原来广州的足球有这么深的文化根脉,以后看全运会足球比赛,我还要带着今天学的知识,给其他同学分享蹴鞠和南派足球的故事!”

从“低碳科普”到“非遗体验”,团南沙区委通过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全运文化与传统体育精神在家庭与社会中的传播。未来,团南沙区委将继续拓展更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深化“体育+”融合模式,让更多南沙青少年在丰富体验中爱上全运,将“迎全运”的口号,转化为每位青少年可感知、可参与、可分享的生动实践。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