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消息,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热带风暴级)已于10月19日傍晚进入南海东部海面,为进一步做好汛期防御工作,海口市排水中心按防风防汛应急预案要求做好防台措施。
据悉,海口市排水中心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掌握雨情、水情和险情动态,做到城市内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决策、第一时间处置,尽快消除城市道路积水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为保障雨水排水系统畅通,组织排水人员对实施城市雨水管道和箅子开展清淤修复,并重点对历史严重易涝积水点开展全面体检问诊,避免设施设备“带病”运行,影响城市排水系统排涝能力,出现城市市政道路“因病致涝”。其间,对303条市政主干道路、2127公里排水管道、13.4万座窨井盖、30.2公里明渠、38.23公里河沟护栏、160座闸门(拍门)等排水设施开展全面巡检。
加强应急保障能力,配备应急电源泵车17辆,排水作业车23辆,汽油发电机8台,抽水泵9台,排水管道橡胶封堵气囊25条,排水作业安全警示牌550个,进水井60套,检查井55套,救生衣80件,救生圈70个,编织袋3500个等一批抢险抢修物资;同时对电源强排泵车、综合疏通车等排水作业车辆和抢险工具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并加足油料,进入备汛状态。
根据降雨强度,提前降低美舍河、龙昆沟、鸭尾溪等主城区水系运行水位,确保河道行洪能力始终保持在安全阈值范围内,为可能发生的强降雨腾出行洪空间。并将上游沙坡水库、金牛湖、红城湖、工业水库等湖库提前腾空库容,为汛中增加调蓄库容,有效减缓下游行洪压力和堤防漫溢风险。
为防止高潮位海水倒灌和兼顾水环境治理需求,海口市在城市内河设置闸门(拍门)160个,主要由市排水设施事务中心和各区水务局负责日常养护管理。汛前,密切对接市气象局,关注降雨信息,调度闸门管养单位提前开闸,降低管道水位,提升雨水管渠排放能力。在高潮位海水顶托时,关闭河道闸门,利用龙昆北、海甸五西路、国兴泵站等15座强排泵站强排,将地面径流快速抽排,避免“因堵致涝”,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通过市排水设施事务中心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全市易涝点水位变化及道路交通状况,科学调配应急抢险力量,精准部署抽排设备,形成“一点一策”的快速处置机制,确保积水问题早发现、快处置、速消退,最大限度减少路面积水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切实保障城市交通运行安全有序。并建立健全与气象、交警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适时共享更新降雨量和雨天道路积水现状,联合交警滚动发布路面积水和通行状况信息,引导群众主动避开易涝积水点路段,保障居民安全出行。(陈王凤)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