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智能化温室玻璃安装工程如火如荼,一幅乡村振兴的繁忙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幅画卷的背后,是金融力量的坚实支撑——农行海宁市支行以1.2亿元授信、首笔5000万元贷款的“精准滴灌”,成为博儒桥村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园3.0项目的唯一合作银行,让共富梦想逐步照进现实。
博儒桥村的共富之路,是从“单点盆景”到“全域风景”的蝶变升级。今年3月,总投资2.5亿元的现代农业共富产业园3.0项目正式动工,计划在400亩土地上构建“智能化玻璃温室+现代化‘超级渔创园’”的产业新格局。相较于此前版本,3.0项目的核心突破在于创新的多元投入模式:以“产业补助+村集体投入+村民众筹+全镇低收入农户入股+社会资本出资”的组合方式,将共富受益范围从本村村民延伸至全镇低收入群体,用更具包容性的参与机制,为乡村共同富裕开辟了新路径。
这一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始终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及时雨”。农行海宁市支行在日常走访中,敏锐捕捉到项目的发展潜力与融资需求。面对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主体多”的特点,该行迅速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拆解项目规划、分析资金流特点,最终为博儒桥股份经济合作社量身定制了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经过审慎评估与高效审批,今年4月,1.2亿元授信顺利落地,首笔5000万元贷款及时投放,不仅缓解了项目前期建设的资金压力,更为后续推进筑牢了资金根基。
农行的支持绝非简单的“资金注入”,而是对博儒桥村“党建引领、众筹共建”共富模式的深度认可与参与。这种“小众筹”链接“大金融”的合作模式,既破解了乡村产业发展中常见的融资难题,更激活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据规划,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将提供200多个“上班不出村、挣钱顾着家”的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年均增收近2万元。这一实践,不仅是博儒桥村的共富新探索,更成为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动样本,为更多乡村的振兴与共富提供了可借鉴的“金融+产业”融合路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