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园到心灵花园:曹余芳与“三香农场”的乡村振兴诗篇

从桃园到心灵花园:曹余芳与“三香农场”的乡村振兴诗篇

春风拂过江苏省无锡惠山区洛社镇的菁菁家庭农场,李子花如雪般铺满山野,桃花在枝头悄然绽放。一位身着素净工装的女子穿行花间,她不是在采花,而是在“采光”——用镜头记录春天的第一缕芬芳,用心灵感知土地的每一次呼吸。她叫曹余芳,是四代桃农的女儿,是“江苏省优秀乡村振兴头雁带头人”、无锡市“巾帼新农人”、惠山区“五一巾帼标兵”,更是这片土地上独一无二的“田园疗愈师”。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职业农民”,更是一位自然教育师、团队的“头雁带头人”。在她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复合型领军人才的光芒:她以女性的细腻感知自然的律动,以教育者的智慧启迪生命的成长,以创业者的魄力重塑农业的价值,以疗愈师的温柔抚慰都市的心灵。

从事教育事业数十载的经历,让曹余芳深知:真正的教育,不在高墙之内,而在生活之中;不在课本之上,而在土地之间。她常说:“农业要改变老龄化的现状,必须从教育入手。”正是这份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让她将菁菁家庭农场打造成一个开放的“没有围墙的学校”。她坚信,当孩子们亲手触摸泥土、观察生命、体验劳动,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乡村的情感,才会真正生根发芽。

以花为媒,以文赋魂:从一盒桃礼到一方共富

春天,是曹余芳最忙碌也最诗意的季节。她精心策划“春天的第一场花事”主题活动,通过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起话题,吸引上海、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游客纷至沓来。她在李子花海中设置多个打卡点:花下拍照、花间品茶、花旁手作,让游客沉浸于“桃李芬芳”的秘境之中。高峰期日均客流超百人,一周可达千人。

她不满足于“看花”,更致力于“留香”。她引导游客制作果花书签(押花工艺),收集优质花瓣研发桃花酒、桃花精油、枇杷花茶等特色产品,让短暂的“花香”转化为可品尝、可带走的“回味”。她还向游客科普“花果同源”知识,开展“小小授粉师”活动,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人工授粉,理解花朵如何变成果实,深刻体会“生命的奇迹”与农业科技的重要性。

而真正让菁菁农场声名远播的,是她将“文化”注入“产品”的匠心。2011年,她成为首批入驻淘宝的电商农人,凭借“四代桃农”的传承故事、优质的产品和真诚服务打动了北京工商银行的客户。从此,她为金融企业定制“三香礼盒”:每一盒水蜜桃都附有家族故事,搭配寓意“去邪祈福”的精美桃木手伴。她不仅发货,更提供签收提醒、电话问候、食用指导等“增值”服务,让客户感受到“有温度的蜜桃”。从最初二三家银行,到如今十几家金融机构、二三十家中小企业长期合作,礼盒销售从最初的几十盒发展到数千箱,客户复购不断。她用“文化+服务”打造高端品牌,让水蜜桃超越水果本身,成为传递健康、雅致、有品位生活方式的“文化信物”。

更可贵的是,这份成功并未止步于一己之富。她通过花期引流,带动周边十几户农户销售草莓、番茄、水果黄瓜、鸡蛋等农产品;周边农家乐菜馆的生意也得以显著提升。她还指导合作农户统一用肥用料,达标后回购水蜜桃,带动了二十多户农民共同致富。曹余芳的“致富经”,不是独享的秘方,而是共享的智慧——她用一朵花、一枚果、一盒礼,编织出一条“共富链”,让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焕发生机。她以“利他”之心成就“共富”之业,展现了新时代女性企业家的格局与担当。

以书为桥,以爱化心:从田园课堂到生命疗愈

如果说“花香果香”是农场的外在魅力,那么“书香”则是其灵魂所在。曹余芳曾从事教育事业数十载,深知“教育改变未来”。她将农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学校”:利用葡萄架改建田园书屋,陈列自然生态、乡村文化与儿童绘本;开设“小小授粉师”活动,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人工授粉,理解“生命的奇迹”;通过“四代桃农的故事”讲述农耕文明,“节气厨房”传承应季而食的智慧。

她特别设计了一系列沉浸式自然教育课程:“土壤剖面观察”让孩子们亲手挖掘土层,认识不同土质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昆虫旅馆搭建”引导学生用竹筒、木块、枯叶为益虫建造家园,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池水质监测”则教会孩子们用简易工具检测水体pH值、溶解氧,感知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与环保意识。

每年,1000-2000名中小学生在这里学习、探索、成长。而更动人心弦的,是她为都市女性开辟的“心灵绿洲”。每年三十余期女性成长沙龙,她以“利他模式”赋能女性成长:分享困境、对接资源、互助成长。一位来自江阴的女老板曾因投资失败、丈夫抑郁而深陷心理障碍,正是在一次次沙龙中重拾信心,最终事业重启。更有一位患焦虑症的宝妈,家庭关系紧张,曹余芳邀她来到农场,让她对着树木倾诉烦恼,又对着另一片树林表达赞美。几次之后,她感知到“心态的变化”,再通过亲手种养果树,体会到“培育人如育树,需花心思、花功夫”。家人共同参与维护土壤果树,在协作中化解隔阂。十余个家庭因此解开“心结”,重获和谐。

如今,曹余芳每年举办自然教育、农场体验、田园手作、公司团建、厂改会议、女性沙龙等活动一百余场,为美丽乡村振兴引流5000—6000人次。她不仅带动了周边二十多户农户增收,更直接创造了三四十个就业岗位,暑期还为二十多名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她用一场场活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让土地成为滋养身心的沃土。

匠心传承,两代共治:雁阵团队托起三香梦想

曹余芳的成功,绝非一人之力。她深知,乡村振兴需要团队协作。在菁菁农场,有一支由两代人组成的“雁阵团队”,各司其职,优势互补。

曹余芳是“头雁引领者”,负责战略规划与品牌打造。她“仰望星空”,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管理、教育、文旅理念完美融合。弟弟曹国顺是“技术灵魂与文化大使”,作为“第四代水蜜桃传承人”、无锡市惠山区“校外辅导员”、“兴农技术能手”和“种植能手”“脚踏实地”,守护着“小时候味道”的水蜜桃品质。他坚持自然成熟,拒绝早采催熟,确保每一颗桃子糖度、风味、果型都达到极致。侄女曹扬是无锡市“乡村振兴先锋者”和和“美丽乡村推荐人”,她负责市场开拓与活动策划,让农场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三人分工明确:曹余芳定方向,曹国顺保品质,曹扬拓市场。他们不仅是家人,更是战友。在桃子成熟季,曹余芳负责客户对接,曹国顺凌晨四点下树选果,曹扬协调物流发货。100个桃中仅挑10-20个入选,严苛的分拣标准背后,是两代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正是这支“铁三角”,让“三香(花香果香书香)农场”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传承与创新并重,情怀与专业共存。曹余芳以她的远见与凝聚力,将家庭力量升华为团队动能,展现了卓越的领导力与组织智慧。

初心如磐,未来可期:让乡村成为诗意栖居地

曹余芳的初心,简单而纯粹:“替家人分忧,让好桃不被埋没。”风雨走过十多年,她早已恋上这片土地,懂得了桃,也懂得了人。她常说:“我们卖的不是水果,是文化,是传承,是一种生活方式。”她用十年坚守,让“曹氏蜜桃”成为客户口中的“童年味道”;她用百场活动,为乡村振兴引流5000-6000人次;她用数十期沙龙,帮助十几个家庭重获幸福。

她的梦想,不止于一座农场。她希望更多年轻人回归乡村,让农业不再“老龄化”;她希望更多孩子走进田野,在劳动中学会尊重与感恩;她希望更多女性在田园中找到自我,绽放生命光彩。

当花香、果香、书香在田野上交织,当土地与心灵在自然中对话,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农场的蜕变,更是一个时代对美好生活的深情向往。曹余芳以她的智慧、情怀与坚韧,将菁菁家庭农场打造成一个集生态农业、自然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多功能体。她不仅是致富带头人,更是乡村精神的塑造者。她以女性的柔韧与力量,在广袤乡土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田园诗”——那诗中,有对传统的深情回望,有对创新的勇敢探索,更有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她让我们相信:真正的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兴旺,更是人心的回归、文化的复兴与生命的成长。未来,她将继续以“三香”为笔,以土地为纸,书写属于中国乡村的温暖诗篇。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