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是近代画家吴湖帆于 1951 年(辛卯春月)创作的青绿山水挂轴。画面以青绿设色为主,展现了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的清幽之景:远处山峦层叠,以淡青渲染出悠远意境;山间林木葱郁,水流潺潺,瀑布从岩间飞泻而下;近处坡岸之上,两棵松树挺拔苍劲,树下有身着红衣、白衣的士人立于岸边,似在赏景交谈,营造出闲适雅致的氛围。
艺术特点与技法
吴湖帆的青绿山水融合了 “元四家” 的笔墨意趣与宋代院体的设色精髓:
设色:以石青、石绿为基调,辅以赭石、淡墨,色彩清丽典雅,层次丰富,既保留了传统青绿山水的明艳,又通过墨色晕染增添了含蓄感。
笔墨:山石以 “小斧劈皴” 勾勒轮廓,再以青绿逐层渲染;松针以浓墨单笔勾勒,如扇形展开,笔力秀劲流畅;云雾以淡墨留白,营造出虚实相生的空间感。
布局:采用 “高远” 与 “平远” 结合的构图,近景、中景、远景层层递进,既具传统山水的 “丘壑之美”,又通过云雾的穿插打破刻板,显得灵动自然。
题诗与印章
画面上方的题诗为:“生本爱居临眺美,寒山好居世局轻。数峰出岫云随手,如入逍遥境外情。隔水斜阳映所似家。辛卯春月,情翁吴湖帆。” 诗中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画面意境相呼应。钤印包括 “吴湖帆”(白文)、“倩庵”(朱文)等,均为其常用印。
背景与价值
吴湖帆是 20 世纪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其青绿山水既深研传统(尤其对董源、巨然、赵孟頫一脉的继承),又融入自身笔墨语言,堪称 “传统出新” 的典范。此作创作于 1951 年,属其中年成熟期精品,既体现了他对青绿山水技法的精湛把握,也传递出文人画 “诗书画印” 合一的审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收藏意义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