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冀疆同心·团结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教师耿艳艳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民俗体验、教育帮扶等多种形式,青年学子深入边疆基层,传递民族团结情,践行青春报国志。
实践团队先后走访巩留县中医院、天山药谷、规划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政务服务中心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地,详细了解当地中医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传承保护情况。同学们在参观中感受到巩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气象。
在红光村,队员们走进农户家中,开展“民族团结,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问卷调研,认真听取村民在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并积极宣传防溺水、防火及交通安全知识,张贴纠纷调解联系卡,发放防溺水承诺单,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治理,筑牢安全防线。
团队成员还深入库尔德宁镇,体验哈萨克族毡房建造与骨雕技艺,与村民和返乡大学生围坐篝火旁共舞联欢,在天山牧场感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了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理解了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
教育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实践团队在红光村“红领巾小课堂”上,为孩子们带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辅导和书法美术互动教学,通过写名字、绘家乡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童心深处生根发芽。
带队教师耿艳艳表示:“组织青年学生走进边疆、了解边疆、服务边疆,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学生负责人刘润武感慨道:“只有真正踏上新疆这片热土,才能体会到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的温暖与力量。”
此次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育人的生动实践,也是青年学子深入边疆、服务基层、增进民族团结的切实举措。团队表示,将继续秉承初心,用行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青春活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