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防线”守护陆岛通途

“红蓝防线”守护陆岛通途

中交三航局台州陆岛联动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红”引领“安全蓝”,破解安全管控难题,实现跨海工程建设“零事故”的生动实践。通过打造“陆岛共融”党建品牌和卓越的安全生产管理融合成效,荣获公司二季度“党建安全示范单位”称号,为跨海工程建设筑牢本质安全屏障。

image.png

书记的安全课: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突围

“安全是我们所有人的事。”中交三航局台州湾项目支部书记张恒在安全学习会上强调。此前,每周例会上的事故案例分析学习,让他意识到思想引领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他牵头制定7个党员网格化责任区,覆盖水上沉桩、钢栈桥施工、施工用电、履带吊安拆等关键区域和38项安全管控内容,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安全总监李文泉提议将“五色安全文化”融入“陆岛共融”品牌。“科技蓝,我们项目投入‘视频+一键喊话移动哨兵’,现场体验触电仪、安全帽撞击器等科技安全管理设备。”“警示黄,台州海事局在我们海上沉桩区域设置了‘海上电子警戒围栏’!”......党员们集思广益,结合项目实际形成特色安全文化。项目部在施工现场、项目驻地立起了“五色安全文化”展示牌,通过在二季度的17次安全宣贯学习,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连政工干事小叶都主动当起了义务安全员:“我昨天在现场拍照片,发现有个电箱门没锁好,这要是漏电可不得了!”

党员的责任牌:7个区域背后的穿透式管理

“李总监,我们所有责任区的风险点清单更新了吗?”项目经理贾勇南在周例会上突然发问。原来,面对钢栈桥、桥梁墩台浇筑等38个高风险点,支部划分了7个党员责任区,每个区域都写着党员姓名和承诺:“隐患不隔天,责任不悬空”。

工程副部长陈亮飞负责的区域遇到了小难题——钢栈桥跨越堤坝施工段,桥面与堤坝垂直高度过高,给现场施工带来了不便。从钢栈桥绕行至堤坝,增加施工时间;不绕行从桥上至桥下施工又增加了安全隐患。面对进退两难的情况,他主动请示分管领导,积极与塘坝单位协调,把公路项目用到的梯笼,设置在了水工项目的施工现场,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消除了安全隐患,还降低了施工成本。当被问及施工员为何关注安全时,他指向党员责任牌:“这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要落实三管三必须嘛。”

智慧工地的“安全哨”:从“被动要求”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清晨工地入口,“移动哨兵”对未戴安全帽的新工人小王发出警报。安全部长钱匙洋及时制止,并引导其体验安全帽撞击器。亲身感受让小王深刻认识到了安全防护重要性:“我以后再也不敢放下安全帽了!”这样的实景教育,显著提升了工人的安全自觉性。

项目现场的警示教育大屏和“视频+一键喊话”系统,更激发了工友自主管理意识,他们自发组成“监督小组”相互提醒。二季度119项隐患全部闭环整改,工友们自豪地说:“现在我们人人都是安全员!”

联防联控的“海上围栏”:从“单兵作战”到“全域联防”的升级

随着项目经理贾勇南发出演练开始的指令,项目部与台州海事局联合组织的应急演练活动拉开帷幕。“台州湾项目海域发现异常!”台州海事局的监控屏幕上,一艘渔船偏离了预定航线,闯入施工海域电子围栏警戒区撞向施工船舶,造成人员落水。接到预警后,项目部的应急队10分钟就集结完毕。这背后,是项目部、海事局、医院、业主单位“政企医警四位一体”机制在发挥作用。演练极大提升了全员应急实战能力。

海事局划分的电子围栏警戒区、海上搜救经验的传授,以及医院急救知识的讲解、健康档案的云管理等协同举措,共同构筑了项目的“安全城墙”,为施工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季度以来,项目部完成了现场5处临时用电防护棚搭设及2处箱变的防护搭设;14处栈桥承台定型化防护及6套洞口防护安装,现场入口处设置3台人脸识别系统,做到人车分流。现场设置宣传标识标牌130个;日常开展班前教育、入场安全教育、安全专项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51次,覆盖231人次;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21份,排查隐患119条,实现了隐患100%整改销号与安全“零事故”。

接下来,中交三航局台州湾项目部将以“党建安全示范单位”为新起点,持续为公司“三航‘甬’争先”党建品牌增加内涵,用实际行动严格落实集团安全生产“十二到位”刚性要求,为三航四公司高质量发展书写新时期陆岛联动的平安答卷!图文:张恒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