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剑鱼”没把三亚拍在沙滩上?零伤亡?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猛兽“剑鱼”没把三亚拍在沙滩上?零伤亡?

风雨之后,共筑彩虹。

在三亚的人都知道昨晚的台风“剑鱼”比刚挣脱囚笼的巨兽还要凶猛更要吓人,气象部门给出的说法是昨天阵风最大,已经超过了17级,原来都是统计树倒了几颗,这次倒好反过来了,一条路看有多少树没倒!

很多三亚人,特别是住在高楼层的,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小区的地下室和左邻右舍谈天说地。这个时候海南人豁达的心胸,乐观的性格这种场景看到了还以为是在聚餐开party,此刻台风依然凶猛,但海南人的淳朴透彻如天池的碧水。

据三亚市气象台消息,2025年8月24日6时36分,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变更为红色预警信号。根据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三亚市决定于当日7时将防汛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防汛防风Ⅰ级应急响应。

“剑鱼”强度继续加强,逐渐靠近海南岛南部沿海,预计将于24日下午到傍晚在海南陵水到乐东一带沿海登陆或从近海擦过。

这么大的台风,三亚110万常住人口和14万多的游客怎么做到零伤亡的?

01 预警先行

全市启动“五停一关”

8月24日,三亚市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关于全力应对台风“剑鱼”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一关”措施的通告》。

停课、停工、停业、停运、停航、关闭景区——这项全面防御措施旨在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市范围内(除承担民生保障类、生活服务类的单位和个人外)分批实行“五停一关”措施。所有公交、出租车、网约车及客货运车辆停止运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所有航班已于24日10时前调离并停止起降。G98高速三亚段全段高速入口已封闭,除应急救援车辆外,均不得驶入高速。

02 部门联动

构筑防风安全网

面对“剑鱼”的来袭,三亚多部门迅速行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安全网。

三亚市旅文局于8月23日晚召开防御第13号台风“剑鱼”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全市旅文系统聚焦重点、靶向发力,全力打好台风防御攻坚战。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及时提醒广大市民绕行10处易积水路段,包括抱坡路与鹿城大道交汇处路段、神笔路路段等。

三亚海事局协调专业机构派出起重设备,将停泊在莺歌海的小型渔船吊装上岸,并使用绳索、支架等对船体进行加固。

截至23日17时,25艘渔船已吊装上岸防台风。为应对台风“剑鱼”强降雨影响,三亚市水务局于23日18时开始实施大隆、赤田、福万、水源池4座有闸控制水库预泄。

03 暖心服务

酒店业筑起“安全堤”

台风无情人有情。三亚多家酒店快速启动应急机制,把“游客安全”刻在心上,将“滞留体验”抓在手上,用一连串人性化、精细化举措,做好旅客服务工作。

三亚大东海酒店前台,俄罗斯游客安娜接过一张中、英、俄三语写成的《台风防护提示卡》时,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这张提示卡太实用了,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在三亚·亚特兰蒂斯,身着大型人偶服装的演员—出现,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平日在剧场舞台上绽放光彩的他们,此刻化身“暖心使者”,与游客握手、合影,营造轻松欢乐的氛围。

同时,迷你营也为亲子家庭开放多项室内娱乐项目,包括亲子手工制作、4D影院等,让孩子与家长在酒店内度过充实而愉快的时光。

针对酒店内不少外籍游客的需求,三亚大东海酒店工作人员赶制了中、英、俄三语版本的提示卡,摆放在前台和客房醒目的位置。

卡片上不仅有台风期间的安全须知、避险指引,还有酒店服务电话等信息。酒店还免费开放儿童游乐园、健身房等室内场所,确保各年龄层的客人都能在室内找到乐趣。

面对住客的退改订需求,酒店迅速响应、灵活处理,高效为游客办理退改手续。“续住还能打八五折?很惊喜。”因台风需要延长住宿,三亚保利瑰丽酒店住客收到了一份“暖心优惠”。

酒店主动为续住客人推出房费折扣,实打实减轻游客因行程延搁产生的额外负担。

04 生命至上

全力转移危险区域人员

在这场与台风赛跑的战斗中,三亚市始终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原则。

截至8月24日15时,三亚市应转移31843人已全部转移,做到“应转尽转”。全市453个在建项目已全部停工,应转移安置人员24067人已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

船只安全管控方面,三亚市共有渔船2264艘,除36艘在南沙海域机动避风,其余均已回港;外省外市县渔船在三亚市停泊避风共计505艘,均已落实防风措施。

截至目前,崖州中心渔港在港避风船舶1321艘,均已做好各项防风措施,防止走锚、碰撞等事故发生。

05 应急保障

2900人抢险队伍待命

面对台风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三亚市做好了充分的应急准备。

全市应急物资储备充足,生活救助类物资50种共6297件,防汛防风应急物资和设备153种共68239件。

各类应急抢险队伍36支约2900人已待命,确保一有情况立即出动。这些队伍包括消防综合救援、专业部门救援和社会救援力量等。

全市应急排涝设备总排涝能力达到每小时3.4万立方米,并从外市县紧急调度了5台大功率排水车,提前部署于易涝区域,以提升极端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电力保障也得到了显著加强。全市已组建16支电力抢修队伍共521人,统筹发电设备83台,大型抢修器械23台。

海南电网公司支援的500人抢修队伍、22人无人机勘灾队伍以及应急发电车、小型发电机、抽水平台及应急通讯指挥车等资源已提前到位。

06 风雨同行

医院里的温暖守护

台风夜,当风雨肆虐时,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灯光依然亮着,这里正上演着一幕幕与台风赛跑的生命救援。

急救中心大厅内,就诊患者络绎不绝。急救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小跑接应;家属推着轮椅上的老人匆匆赶来,孩童在父母怀中哭闹不止,腿部受伤的年轻人相互搀扶……

“医生,老人呼吸困难,电梯停电了!”18:35,急诊电话传来急促求助。医护人员扛起约30斤重的氧气瓶和诊箱,顶着横冲直撞的风雨赶赴小区。

在漆黑的楼道里,他们借着手机微光攀爬25楼,汗水雨水浸透白衣却无人停歇。“见到你们就像见了亲人!”家属红着眼眶的话语,道出了此刻的安心。

晚20:30时,风势最猛,妇产科医护身披雨衣,在狂风中紧急接诊孕早期出血患者。雨水灌透衣裳,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再快点!”

经紧急处置,患者出血停止,胎儿稳定,家属紧握医生的手道谢:“你们身着雨衣,依然是风雨中漂亮的白衣天使!”

从17时到22时,急诊创伤外科收治20名外伤患者,清创缝合、骨折复位、伤口处置有条不紊。医院领导班子全程一线值守,各科室协同作战,筑牢生命防线。

风雨过后,三亚街头不再是肆虐的风雨,而是随处可见的携手相助。

沿街店铺老板们清理门前的共同街道;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汇聚,手臂上的红袖标成为最温暖的旗帜;重型机械的轰鸣声成为此刻最动听的复兴交响曲。

来自东北的游客挽起袖子,和本地居民一起搬运断枝,彼此相视一笑,方言与普通话交流着同舟共济的默契。

在凤凰机场候机楼、三亚动车站的候车大厅,志愿者通过派发椰子、椰子糖等方式为即将离开三亚,受到台风惊扰的旅客给予最真诚和质朴的安慰。无法预见的自然灾害和无比真挚的城市温度,留下的是对大自然的无比敬畏,更是让旅客再次回忆三亚时的温暖和甜蜜。

“剑鱼”测试了三亚的硬度,更测量出了这座城市文明的温度。零伤亡的奇迹,绝非偶然的馈赠。

40年一遇的特大自然灾害,零伤亡的城市治理管理奇迹,对于三亚这样一个行政资源有限,但游客如织又广受社会关注的城市来说绝非偶然的馈赠。

科学精准的预警系统、高效执行的应急机制、各部门的高效协同,以及每一位市民游客心中那份信任与守望共筑了这个大灾人员零伤亡的奇迹。

致敬每一个恪尽职守的守护者,致敬每一个冷静配合的普通人。

为在三亚一起经历“剑鱼”拍打的每个人点赞!

注:“文中相关数字来源于“新华社”“海南日报”“三亚日报”“三亚发布”“三亚旅文”等公众号。

来源:你说的都对 9527(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