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棵树压了大半个路面,再不清理,村民出行和后续供电抢修都得受影响!”8月25日清晨7点,南桥镇新坡村的村道上,雨水还在顺着树叶滴落,新坡村党支部书记邓啟敏已带领党员干部们挥舞着油锯,对横亘在路上的倒伏树木进行切割,不远处的队员们则合力搬运截断的树干。
台风“剑鱼”影响消退后,万宁市各镇(区)党员干部迅速从“防风防汛”切换到“灾后恢复”模式,为群众筑起重建家园的“先锋防线”。
路障清零 冲锋在前保通行
南桥镇将党员干部分成6个工作组,深入各村组开展“地毯式”清障:桥南村,党员们踩着泥泞合力扶正倾斜的电线杆;南桥社区,应急救援队伍的党员用绳索固定摇晃的广告牌,避免二次坠落……“我们凌晨5点就集合了,先保主干道,再清村道,争取中午前让所有主要道路都能通。”南桥镇应急救援队伍党员小周的手套已被树枝磨破边角,掌心却紧紧攥着铁锹柄。截至上午10点,南桥镇已清理倒伏树木32棵、破损设施17处,疏通积水路段9处,设置安全警示标识23块。
万城镇党员干部则将清障与隐患排查同步推进。“台风影响还没完全过,千万别急着出海!”在沿海的宾王村,党员巡逻队一边清理岸边被吹断的椰树枝,一边叮嘱渔民注意安全,严禁私自出海;在低洼的红光社区,驻点干部带领党员志愿者对排查出的3处危旧房屋周边拉起警戒线,并用彩条布加固屋顶破损处。“昨天转移群众时就摸清了隐患点,今天清障时重点盯这些地方,既要打通路,更要守住安全。”万城镇驻红光社区干部刘海云说,截至14时,万城镇已处置大树倒伏、设施坍塌等突发事件41起,所有转移安置的573户1514名群众均生活稳定。
电力恢复 坚守抢修最前沿
电力恢复是灾后保障民生的“关键一环”,党员干部与供电部门协同作战,上演“电力抢修加速度”。在后安镇坝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吴英河正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协助供电工人搬运电缆。“我们村有3处线路被树枝挂断,早上6点就和供电师傅对接,党员们负责清树障、搬物资,能帮着抢点时间。”吴英河指着不远处正在作业的供电工人说,为了让村民尽快用上电,党员们分成两组,一组跟着供电队伍清理线路周边的倒伏树木,一组在安置点维持秩序、安抚群众。
在万城镇周家庄社区,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夏可平则当起了“电力联络员”,一边用手机拍摄受损线路情况传给供电部门,一边逐户登记村民用电需求。“家里冰箱存着药的,得优先保障所在片区供电;卫生室的冷藏柜也不能断,要提前把应急电源接上……”夏可平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村民的需求和供电抢修进度。
据了解,各镇党员干部还针对未恢复供电的区域,为独居老人、病患等特殊群体送去应急手电筒和充电宝,确保民生需求“不断档”。
截至8月26日7时许,万宁市各镇主干道已恢复通行,电力供应全部恢复正常。风雨过后,党员干部们忙碌的身影,让万宁的街巷恢复往日生机,也让“党旗在一线飘扬”成为灾后恢复现场最温暖的风景。(记者 曾君倩)
来源:万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