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一间弥漫着金属敲击声的工作室里,郭步雨正俯身于工作台前。他手中的刻刀在银片上流畅游走,每一次落点都精准而充满温度。这位1993年出生的国家认证珠宝设计师,正用青春续写着千年银饰工艺的当代篇章。
-十年磨砺,铸就非遗传承根基 2010年踏入珠宝行业的郭步雨,在"珠宝界黄埔军校"爱迪尔珠宝的淬炼中,系统掌握了传统金银细工的核心技艺。2015年,其作品《追梦青春》斩获深圳罗湖区共青团设计大赛最佳艺术奖,这不仅是对其艺术天赋的认可,更是传统工艺现代表达的胜利。十余年间,他为周大福、周大生等顶尖品牌提供专属设计,其独特能力在于将古老錾刻、花丝镶嵌技法与现代珠宝语言无缝融合,让沉睡的技艺在当代设计中重焕生机。
-创新工坊: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 2019年,郭步雨做出重要抉择——离开深圳,回到成都创立"目成心许手工银饰DIY工坊"。这不仅是空间的转换,更是传承理念的革新。他创造性提出"故事性定制"服务,将冰冷的金属转化为情感载体。在这里,情侣们錾刻誓言信物,母亲为孩子打造生肖护符,银饰DIY体验让参与者亲手触摸非遗的温度。郭步雨坚信:"真正的传承不是将技艺锁进博物馆,而是让它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与情感记忆。"
-全民设计: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样本 "目成心许"超越了传统工作室范畴,成为非遗传播的开放式课堂。郭步雨积极践行"全民设计"理念,工坊累计接待超千名手工爱好者。当年轻人在指导下亲手完成一枚银戒,非遗的种子便悄然生根。这种"设计+体验"模式,为面临转型困境的传统珠宝行业提供了新思路——非遗技艺通过沉浸式体验获得新生,在互动中实现活态传承。
郭步雨的工作台上,未完成的银丝缠绕如藤蔓生长"每道划痕都是时光的密码"他轻抚着錾刻纹样 窗外城市霓虹闪烁 而屋内锤音叮咚 正将千年技艺敲进当代生活的肌理
在机械化生产席卷全球的今天,郭步雨和他的工坊犹如一座微型灯塔。这里没有流水线的轰鸣,只有手作器具的叮当交响;这里不追求批量的完美,却珍视每件作品背后的故事。当年轻人围坐在工作台前,在银片上刻下人生重要印记时,非遗传承便超越了技艺本身,升华为一种文化基因的传递。
这位90后守艺人用行动证明:非遗的永恒生命力,不在于固守陈规,而在于以开放姿态拥抱时代。当千年银艺在都市工坊中绽放新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门手艺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生动书写——传统从未远离,它正以更温暖的方式,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一次心跳。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