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师生赴绍兴调研:
探寻绍兴“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新型工业化成功密码
“天下黄酒源绍兴,酱香千年出东浦,越罗吴绫通四海”,绍兴自古以“酒缸、酱缸、染缸”闻名,传统三大产业曾撑起这座江南水乡之城的经济命脉。今天,绍兴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推动城市经济从“传统制造”迈向“智造未来”,在智能计算、生物医学、半导体材料、低空通航经济等领域涌现出大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和新科技产业集群。
怀揣着探寻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学术热忱,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茜老师带领厦门大学“‘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新型工业化道路筑梦”校重点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为期七天的绍兴之旅,深入芯片集成电路企业、现代化纺织业工厂和通航产业基地等智能制造示范区一线,探寻这座制造业名城产业转型的升级密码。
一、绍兴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冉冉升起的“中国硅谷”
绍兴现已形成集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于一体的芯片生产全产业链,实现了碳化硅MOS芯片产能、MEMS晶圆代工平台规模及技术、先进封装技术量产三个“全国第一”。
“这里就是芯片封测的核心区域。”长电集团讲解员指向车间监控中的自动化产线,数十台精密设备正有序运转。在与部门经理的座谈采访中,师生们深入了解到政府不断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形成绍兴集成电路“硅谷”的深层原因。政企深度合作,是推动产业迭代与转型的核心密码之一。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绍兴芯测半导体有限公司则是专注于CMOS影像传感器及相关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与生产。师生们兴奋地观摩了多项创新技术应用场景:VR智能眼镜的实时影像处理、医疗显微镜下的高清成像,以及车载摄像头的智能识别系统等。
吴茜老师不禁赞叹道:“先进的影像传感器技术的快速迭代正在重塑多个产业的发展格局,豪威集团的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八八战略’中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思想。”
二、数字经济智能智造重塑纺织产业新优势
走进位于柯桥区纺织标杆企业天圣集团数字化电子机器人车间,高效运转的自动化设备代替了昔日的人工操作,整个生产流程在精密的数据控制中有序进行。
在天创集团,董事长江总分享了企业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传统纺织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的“绍兴样本”。“我们始终坚持以‘一公分宽度,一公里深度’的经营哲学深耕细分领域。”江总表示,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天创集团强化科技创新,成功将刺毛仿毛面料打造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领军企业。
通过与企业负责人、一线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师生们深切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通过推动生产模式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显著地增强了企业在全球复杂供应链中的核心竞争力和韧性。
三、绍兴打造低空经济“星空之城”
当前,中国的低空经济正以惊人的速度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预示着一场覆盖物流、交通、制造等多领域的产业革命正拉开序幕。
漫步在万丰航空小镇,师生们仿佛置身于未来交通的试验场:一侧是整装待发的DA40NG钻石飞机,以其优雅的流线型机身诉说着低空经济的雄心壮志;另一侧则是充满未来感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
在飞行服务保障大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类飞行数据。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负责人介绍:“我们实现了从研发设计到制造运营,再到飞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覆盖。”
通过参观飞行器制造车间,师生们了解到,绍兴低空经济产业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万亩千亿”目标,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发力,这座“星空之城”正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蓝图上描绘出愈加清晰的绍兴印记。
“新型工业化道路筑梦”实践队员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车间、政策研讨、企业对话等形式,深度调研绍兴“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规律,深刻感受到绍兴“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在于集聚项目、平台、人才等要素资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就能推动新质生产力腾飞。此次社会调研活动也激励青年学子以科技创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洪流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