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这座滨海城市的繁华背后,隐藏着许多老旧小区居民的“上楼难”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这一看似简单的民生工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困境。资金分摊争议、低层住户反对、政策瓶颈……连日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走访海口多个老旧小区,探寻海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困境,探讨其背后的现实博弈。
电梯安装“冰火两重天”
今年8月1日,海口市文明东路一老旧小区1号楼外挂式电梯正式投入使用,成为该小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电梯采用镜面不锈钢材质与低多边形镂空设计,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68岁的住户林阿婆激动地说:“以前买菜爬楼要歇三次,现在电梯直达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年轻父母推着婴儿车、老人拄着拐杖有序乘梯,电梯轿厢的观景窗将椰树婆娑的院景纳入流动画卷,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1号楼的顺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小区的2号楼电梯安装项目却因两户业主中途退出而搁浅。据业主陈先生介绍,当时2号楼业主曾达成一致意见,但后续有两户因价格问题临时反悔,导致项目停滞。陈先生提到,1号楼电梯安装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特殊情况:一层为停车位,二、三楼住户因不使用电梯拒绝缴费;为推动项目进展,业主自发垫付资金,高楼层业主又额外垫付资金;曾有业主以房屋出租为由拒绝支付费用,经协调后由其他业主垫付部分款项。这些经历让陈先生深感加装电梯的不易。
海口市多个老旧小区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龙华区金山小区2栋4单元的电梯加装工程,曾因同栋其他单元业主反对“占用共有空间”而搁浅;美兰区甸昆教师村虽完成整体改造,但电梯加装曾因“资金分摊不均”未能推进;海口琼山区富源佳园小区内,3栋2单元门口的电梯曾因业主争议停工,让13户支持加装的高层业主与3户反对的低楼层住户僵持数月。
业主声音:利益博弈下的两极分化
“没有电梯,我们就像被困在笼子里一样。”秀英一小区8楼住户王先生道出了高层业主的心声。王先生坦言,其母亲因爬楼梯摔伤住院后,全家才下定决心推动加装电梯。然而,加装电梯的费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海甸岛一小区3栋一位未表态的业主算起了经济账:按海口现行政策,加装一台电梯需40万元—50万元,政府最高补贴15万,剩余费用按楼层分摊。以6层单元为例,顶层需承担约5万元,而底层仅需1万余元。“我们不反对,但也不想当冤大头。”这位业主表示,低楼层业主认为“没受益就不该出钱”,高层业主又觉得“底层占用了电梯入口空间”,协调难度太大。因此,许多中间层业主选择观望和犹豫。
“电梯一装,底层房价可能跌两成。”龙华区一小区1楼住户张女士的担忧代表了不少低楼层业主的心声。低层业主认为,加装电梯不仅侵犯了他们的采光权,还可能影响房价。富源佳园小区反对加装电梯的业主提供的《加装电梯影响评估报告》显示,电梯井距其阳台仅1.8米,或导致“全年日照减少2小时”。更有业主质疑:“施工挖断地下水管谁负责?后期维护费怎么分摊?”
深度剖析:四大症结制约进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四大症结制约海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进程。一是资金困局,补贴杯水车薪,自筹难以为继。尽管海口市计划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电梯更新,但政策明确限定“15年以上电梯更新”,新建加装电梯仍需以业主自筹为主。以一台50万元的电梯为例,政府补贴15万元后,剩余35万元需由业主承担。按楼层分摊公式,顶层住户需支付5万元—8万元,这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二是协调壁垒,“多数决”与“一票否决”的冲突。在实际操作中,低楼层业主常以“侵犯采光权、占用共有空间”为由行使否决权。法律界人士指出,现行法规未明确“重大利害关系人”界定标准,导致争议频发。
三是政策瓶颈,审批流程与执行细则有待完善。海口市住建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加装电梯申请通过率仅37%,主要卡在“消防验收”“结构安全”等环节。部分小区因“未预留电梯井道”“荷载不足”需额外加固,成本激增。更有业主反映,部分街道办在公示环节“走过场”,引发后续诉讼。
四是技术短板,空间限制与后期维护存在隐忧。海口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楼间距窄、管线复杂”问题。如金山小区2栋4单元拟加装位置紧邻化粪池,需迁移管线费用超8万元。而后期维护更成难题,某小区电梯因“业主拒缴维修费”停运半年,最终由社区垫资维修。
破局之路:多管齐下求解“电梯难题”
业内人士建议,参考省外“公交电梯”模式,海口可试点“政府补贴+企业投资+居民付费”模式,由电梯公司免费安装、按次收费。同时,联合银行推出“加装贷”,将费用分摊至物业费中。2025年海口新修订的《老旧小区改造奖补办法》已将电梯加装纳入专项,每台最高补贴15万元,且允许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调解机制,加装电梯调解中心。继续试点“加装电梯调解中心”,由律师、工程师、社区代表组成专班,提供免费协调服务。在富源佳园小区争议中,调解中心提出“底层补偿方案”:由高层业主出资为低楼层安装防盗网、粉刷外墙,最终促成三分之二的业主签约。
技术创新,积木式电梯与海绵城市改造相结合。针对空间不足问题,电梯企业推出“积木式电梯”,占地面积缩小30%,施工周期缩短至15天。同时,结合海绵城市改造,将电梯井道与雨水收集系统结合,降低综合成本。
此外,细化政策,明确“利害关系人”认定标准。《海南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电梯井道距窗户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米”“底层日照减少不超过1小时”等硬性标准,减少争议。
海口加装电梯奖补资金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
那么,住宅小区加装电梯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据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是海口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建设并投入使用,具有合法的房屋权属证明的四层及以上无电梯住宅。二是加装电梯后不影响现有房屋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不影响消防安全。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的住宅,须先提出技术可行的消除隐患方案后方可申请,先消除隐患后加装。三是加装电梯应当经由拟加装电梯单元业主专有部分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加装电梯单元的建筑面积和业主数按照本单元独立计算。加装电梯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征得该专有部分业主同意。四是业主就加装电梯工程费用的筹集以及电梯运行、保养、维护等费用的分摊达成书面协议。
哪些小区可以申报海口加装电梯奖补资金?据悉,一是所在住宅小区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纳入计划时点为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日期。在时点之后由职能部门出具加装电梯使用验收合格证的,符合奖补资金申报要求;在时点之前已出具合格证的,不予受理奖补资金申报。二是已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三是已取得《电梯使用登记证书》。
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醒,奖补金额为不超过加装电梯建设成本的50%且不超过15万元/台,超过15万元,按15万元/台进行奖补。奖补资金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辖区住建行政主管部门于2026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加装电梯奖补资金申报业务。奖补资金既可以作为加装电梯的建设成本,支付给施工方,也可以用于电梯运行维修使用,支付到业主设立的公共账户。奖补资金不得拆分后存入私人账户。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仅是垂直交通的硬件升级,更是社区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当政府补贴、市场机制与居民自治形成合力,当法律细则与技术方案同步完善,海口这座滨海城市的老旧小区,终将跨越“阶梯困境”,实现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乐”的文明跃升。而这一进程,需要的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是对民生细节的尊重与智慧。(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 摄影报道)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