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国好人公益团队慰问百岁老兵 革命精神与榜样力量温暖交汇

广东中国好人公益团队慰问百岁老兵 革命精神与榜样力量温暖交汇

7月22日,广东中国好人公益团队在巫金星的带领下,联合广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葵松、陈颐; 天河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温碧静;沙河街道分管领导薛艳琼、沙河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玲、工作人员蓝娟花,社区工作人员李钊银。带着崇高的敬意与温暖的关怀,走访慰问了天河区两位功勋卓著的百岁老兵——张六同志与李铸同志。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革命烽火淬炼的忠诚与新时代榜样力量的光芒交相辉映。

慰问团队阵容汇聚了满满的正能量。以中国好人巫金星(中国诚信楷模人物)、王凤丽(全国住建系统劳动模范)、郑嘉霖(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刘天明(中国网事十大人物)、马雪萍、韦素梅、龙汝明、范珍香,广东好人詹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志刚、陈金莲、谭建鹏、赵木生,以及广州好人张玉堂、何卫红、韩亚洲一行16人共同组成的队伍,不仅送上了慰问品,更送上了全社会对英雄的深切礼赞。

【百岁荣光:烽火岁月与无悔人生】

战火淬炼的忠诚卫士张六

99岁的张六同志,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1947年,他投身东江纵队,在艰苦卓绝的游击环境中传递情报、发动群众。1949年解放广州的硝烟中,他冲锋在前,承担战场警戒与后勤重任。转业后,他成为广州公安战线的“守护神”,二十年间穿行街巷守护一方平安。1970年,他转战广州市自行车厂,在生产调度岗位上继续奉献,助力企业转型。张老一生荣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其处级离休待遇正是党和人民对其毕生忠诚奉献的最高肯定。

艺术战线的文化使者李铸

百岁高龄的李铸同志,则谱写了文艺报国的别样篇章。1949年入伍后,他成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杂技团骨干。作为舞台美术专家,他创新求变——1951年以“钢丝录音”技术支援荆江分洪工地演出;1959年设计的舞剧斩获全军汇演一等奖。尤为瞩目的是1980至1985年间,他作为文化部专家组长远赴刚果,主持援建“刚果人民宫”的舞台及电影工程。离休后,这位曾立两次三等功的老兵依然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科技,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社区典范。

慰问现场温情涌动。好人代表们与老兵促膝交谈,聆听峥嵘岁月的故事,关切询问身体状况与生活需求。中国好人巫金星代表慰问团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看到李铸老人熟练展示手机操作、张六老人摩挲着珍藏的纪念章时,在场者无不动容。

这场跨越百年的握手,是精神火炬的传递。广东中国好人公益团队代表动情地表示:“两位老兵用一生践行了忠诚与担当,他们本身就是最生动的‘好人’教科书。我们不仅要致敬历史,更要将这份精神融入日常善举。”老兵们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与“好人”群体崇德向善的力量在此刻交融共鸣,共同铸就城市的精神丰碑。

老兵不老,精神长青;好人常在,春风化雨。当革命传统遇见时代新风,这场慰问不仅温暖了两位世纪老人的心,更为全社会点亮了尊崇英雄、见贤思齐的明灯。他们的故事,将持续激励人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秘书处)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