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25日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大会期间,第三届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论坛于7月24日上午举办,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支持单位: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法治网、中国科协明点桥楼宇之窗心理应急服务站、明点桥、北京是名科技、启栋。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关爱服务处调研员邹明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法治网研究院院长余瀛波、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芝兰、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主任陈晓军、副主任唐义诚、抖音集团产品法务负责人程艳、启栋数字健康总经理乔栋、北京是名科技总经理崔丽光,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北京团市委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广东省、大同市互联网协会、湖南省移动互联网协会、鹰瞳科技、悦绘优佳、北京本心堂艺术剧院、百度、搜狐、黑猫投诉以及虎牙等多单位代表150人出席会议,中国互联网协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斌主持论坛。
此次论坛聚焦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汇聚政府、企业、学界及社会组织力量,共话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前沿实践与创新举措。
论坛亮点:未成年人守护计划,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发起,有48家机构参与《共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倡议书》发布;启动暑期“守护E安全,护未同行动”开放日活动,中国互联网协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会与北京、广东、湖南等省协会、检察院、法院联合组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游园会,同时提供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退款服务;启动脑发展关爱行动,为百名孤独症和学习困难少儿提供公益服务;启动“百校双护行动”100所中小学校提供未成年人和教职工公益筛查活动;启动“青少年营地和阅读空间场地联合征集计划”让青少年有更广阔的生活、娱乐空间,这些行动彰显了行业守护未来的决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7.2%,面临着网络沉迷、信息泄露、不良信息侵扰等多重挑战,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互联网行业必须回答的时代命题。
打造一个包容友好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第一点以责任为先,筑牢发展基石。互联网企业应将未成年人保护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的全流程,从源头把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保护需求,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 第二点科技为盾,强化保护效能。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内容识别等先进技术在防沉迷、反欺凌、隐私保护等关键领域的深度应用,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精准保护、主动护航,将传统的“被动防御”模式转变为更加高效、智能的“主动护航”体系,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 第三点以合作为基,凝聚保护合力。我们呼吁政府、学界、家庭和行业紧密携手、协同共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构建“法、爱、技”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矩阵,以法律为保障、以关爱为支撑、以科技为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图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致辞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探讨了“如何创设受未成年欢迎的网络保护体系”,首先须以未成年人为主体,尊重其自主性,避免“被动防御”;面对孩子可能沉迷的风险,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是走出沉迷的最佳选择。其次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模式,未成年人自己的时间、空间、内容选择常常被别人安排,长时间丢失自主性,会形成被动型人格,因此需要建立以未成年人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第三确立积极的保护方向,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方式合适、逻辑合理、行之有效。建立起关爱、平等、理解的代际关系,疏堵结合,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第四让未成年人参与保护系统设置,增加户外互动时间,通过体育、社团活动,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现实生活的成就感、归属感;确立网络主人意识,正确认识网络,认识到自己是主人,人生有目标,网络是工具;反复以自主意识和意志力,抵制偏离自己人生目标的网络、手机诱惑,逐步成为可自我管理的网络主人。
图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做主旨报告
抖音集团产品法务负责人程艳分享了抖音在未成年人保护上的创新举措,包括青少年模式的时长和时段控制等。
图为抖音集团产品法务负责人程艳做主旨报告
启栋数字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栋则介绍了脑发展行为指导在孤独症和学习困难案例中的应用。
图为启栋数字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栋做主旨报告
当天的论坛还发布了未成年人守护计划《共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倡议书》,该倡议由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发起,得到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广东省互联网协会、浙江省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会、民盟北京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以及抖音、百度、快手、新浪、搜狐、北京是名科技等48家单位积极响应。其发布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保护未成年人的共识与合力,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建设添力赋能,让互联网真正成为助力未成年人成长的有益平台。
图为论坛发布《共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倡议书》现场
图为论坛发布“守护E安全,护未同行动”开放日启动,协会、检察院和互联网公司代表参加
图为论坛发布“脑发展关爱行动”现场
图为论坛发布“百校双护行动”现场
当天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让法与爱同行 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矩阵”、“遨游少年成长计划”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和交流,分享了各地经验与实践,为未成年人保护提供了多元思路。
图为与会嘉宾围绕“让法与爱同行 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矩阵”主题展开圆桌论坛现场
“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团市委青少年网络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郭颂在圆桌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发言。
根据7月21日刚刚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在2024年12月第55次报告中,这个数据是11.08亿。未成年数据,共青团中央24年11月发布的《第6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6亿。
据郭颂主任说,“现在的未成年人,基本上生于2010年后,与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普及普惠的时期高度重合。按照现在互联网上的划分方法,00后是Z世代,互联网的原住民,10后是A世代,人工智能的原住民。他们在享受互联网带给生活、学习便利的同时,也忍受着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邪教等各种危害。保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文明用网,是新时代共青团乃至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北京团市委始终围绕北京市委和团中央的中心工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近几年来,他们把重点工作放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融入未成年人权益维护互联网工作大格局。自2019年起,北京团市委连续7年积极参与由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包括团市委在内的多家委办局共同开展的“互联护苗”主题网络活动,通过统筹一系列线上比赛、短视频征集、知识讲座等活动,倡导未成年人健康用网。2024年,主要聚焦“生态治理”“辟谣科普”“普法教育”“网络文明”四个主题。通过开展系列科普行动、打造系列普法课程、推出系列文化产品,形成爱护未成年人人人有责、网络空间共同守护的良好氛围。
二是以团市委品牌项目为抓手,全方位筑牢未成年人健康用网防线。走进大中小学开展“星光自护 伴你同行”“普法育未来 学法助成长”校园讲座800余场;聚焦“绿色网络 文明上网”“防诈反诈 守护平安”等主题,举办“学宪明礼 护航成长”法治营,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网络,避免网络风险,提升未成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鉴别有害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开学季期间,录制推出“普法育未来 学法助成长”开学第一课,邀请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参与录制《火眼金睛辨真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课程,增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法治素养。
三是发挥北京团市委新媒体宣传阵地传播优势,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截至目前,“青春北京”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21个青年聚集的平台运营24个账号,全网粉丝量达1526万以上,累计发布内容超10.6万条,点击阅读量超180.6亿人次。在日常宣传中,围绕网络安全、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领域的热点事件开展宣传工作,2025年,“青春北京”借助单人评论型视频节目“团团有话说”及微信科普专栏#青年新知道#等原创品牌,全平台发布网络谣言相关内容50余篇,反恐及网络安全相关内容26篇,综合传播量863.3万,持续提升未成年人反诈防骗、识谣辨谣等能力。在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北京团市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民警、奇安信信息安全专家等安全领域专家进入学校开展网络安全讲座,让更多青少年了解网络安全知识,进一步筑牢网络安全思想防线;宣传周期间,“青春北京”推出文章、短视频、海报、网络直播等多种媒介产品,话题#网络护苗京团行动#传播量达801.5万,制作“青少年日”海报及主题宣传视频,联合@应旺 @学霸课长 @陈海诺leo 等15位网络大V共同发起号召,呼吁青少年关注网络安全,文明上网,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 护航青春助成长”网络直播课。
未来,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擦亮共青团未成年人保护经典项目的品牌,星光自护,12355润心工程,开学第一课网络普法宣传,团团有话说等,影响更多未成年人,用好网、知危害、懂法律,保护自己。二是更好扩大网络宣传影响,针对新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网络危害,做好提醒、教你识别、提供办法、为你出头。三是统筹资源,联动发力。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公检法司等单位,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武器,合力打造未成年保护的铜墙铁壁。
郭颂主任在最后说,“我本人很高兴看到今天上午此次论坛上未成年人守护计划《共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倡议书》的发布,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凝聚了社会各界保护未成年人的共识,在当前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网络危害多样化的背景下,明确了各方在营造健康网络环境中的责任。”
图为与会嘉宾围绕“遨游少年成长计划”主题展开圆桌论坛现场
来自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心身发展评估工作委员会及学界、企业界、媒体界的百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欢迎加入“中国互联网协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与发展工作委员”(简称未保工作委员会)
1、开展未成年人相关标准和倡议活动:开展行业标准与倡议的制定工作,引导互联网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编制《适用于未成年人的移动智能终端指南》、《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等,推出《让孤独症家庭不孤独援助机制倡议书》、《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游戏行业自律倡议》《共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倡议》等。
2、遨游少年系列活动:法律法规宣讲,遨游少年“守护E安全,护未同行动”,北京、湖南、广东、大同等地协会与检察院、法院联合主办开放日活动;“遨游少年探秘互联网”计划走入腾讯、小米、搜狐、新浪等机构;穿越古今-诗词吟诵活动、星空探秘活动等。
3、未成年人守护计划:“脑发展关爱行动-孤独症和学习困难康复计划”,征集救治对象,为百名孤独症和学习困难少儿提供公益服务;“百校双护行动”以省协会、教育机构牵头,为学校提供设备,护眼检测为教师提供眼健康与慢病健康报告,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抗压能力检测;“青少年营地和阅读空间征集计划”拓展未成年人和家庭生活半径,打造个性化服务营地和空间等一系列计划,“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退款服务”北京和广东、湖南试点,从多方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法治网研究院与未保工作委员会联动推出圆桌派·志愿者网络守护计划,线索征集,深度报道涉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事件,活动将在京津冀三地联动展开,线上在互联网平台推出线上“圆桌家家谈”活动,推动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的舆论引导,联动公检法报道相关案例,做好网络沉迷、网络陷阱的预防和提示,涉法舆论的引导平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