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新闻·剑阁|柳沟镇:小药材种出大产业 家门口就业富农家

镇域新闻·剑阁|柳沟镇:小药材种出大产业 家门口就业富农家

时值盛夏,走进四川剑阁县柳沟镇毛坝村,这里不仅生长着本地人熟悉的传统药材白芷,今年更添新成员——凤仙透骨草,150余亩的中药材基地正焕发勃勃生机,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 白芷药田

这片生机盎然的药材基地,由返乡创业人王在洪精心经营。去年,他成功试种60余亩白芷,积累了宝贵经验。今年,他大胆引进凤仙透骨草新品种,将种植面积一举扩大到150多亩,形成白芷与凤仙透骨草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年收入可达60万元左右。而依托药材“一年一种”的特性及科学轮作(如在收获后可种植冬小麦、萝卜等),这片土地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正值药材茁壮成长的关键时期,村民们正顶着烈日,一丝不苟地进行除草、管护,确保丰产丰收。

▲ 凤仙透骨草药田

产业兴,村民富。王老板的药材基地不仅是致富项目,更是惠民工程。一年来,他稳定雇佣本村10余名劳动力,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以前农闲时没地方挣钱,现在就在村里帮王老板管药材,除草、种苗这些活都能干,离家近,收入也不错,一天能有七十、八十多的零工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比出去打工强多了。”在田间劳作的村民王在朝高兴地说道。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笑容也多了起来。

▲ 王在洪与雇佣的村民在药田除草

面对良好的发展势头,王老板的“致富经”有了更广阔的谋划。一是扩大规模:计划继续流转土地。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二是延伸链条:积极筹备建设中药材初加工坊,对自产药材进行清洗、切片、烘干等初级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技术共享:致富不忘乡亲。王老板承诺,将把成熟的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提供种苗、指导生产、帮助销售,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走上药材种植的致富路。

▲ 中间为王在洪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我就想带着乡亲们一起,把咱们毛坝村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王老板朴实的话语,饱含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共富的决心。

毛坝村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剑阁县柳沟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育特色产业的生动缩影。下一步,该镇将以产业兴旺作为关键抓手,积极落实惠农政策,支持大户及合作社适度规模经营;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提供技术服务;持续完善农田水利、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筑牢根基;同时大力扶持王老板等“带头人”,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产业成果惠及更多农户。(何佳朋 苏东华)

短评 | 产业有“良方” 致富有“医”靠

剑阁县柳沟镇毛坝村立足本地特色,发展白芷、凤仙透骨草等中药材种植,探索出一条“产业+就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返乡能人王在洪不仅扩大种植规模,还带动村民务工增收,实现“家门口就业”,更计划延伸产业链、共享技术,彰显了“先富带后富”的责任担当。该模式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激活了乡村内生动力,为山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若能加强品牌打造和市场对接,毛坝村的“药材经济”必将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