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耳不凡·因为有尼——2025全国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九色甘南农特产品营销畅享会在卓尼县盛大启幕

卓耳不凡·因为有尼——2025全国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九色甘南农特产品营销畅享会在卓尼县盛大启幕

洮水欢歌盛赞卓尼美景,群山起舞喜迎四方宾客。在这万木葱茏、清风送爽的季节,一场聚焦“小木耳大产业”的国家级盛会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拉开帷幕。7月30日至8月1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中共卓尼县委、卓尼县人民政府、甘南州农业农村局承办的“2025全国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九色甘南农特产品营销畅享会”在藏王故里·秘境卓尼举行。大会以“卓耳不凡·因为有尼”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00余位 院士专家、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盛会启幕,共绘发展蓝图。

大会在播放《卓尼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宣传片》中拉开帷幕。该片全景呈现了卓尼县从“小木耳”到“大产业”的蜕变历程:通过“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产学研融合模式,卓尼县已建成4000余座栽培大棚,带动5960户农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其独创的“春季黑木耳+冬季羊肚菌”一年两茬轮作模式,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志荣、甘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郝效冬先生分别致辞,对卓尼县食用菌产业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给予高度肯定。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高茂林指出,卓尼县作为“中国黑木耳主产县”和“中国黑木耳之乡”,其“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牧户”的产学研融合模式,为全国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高原样本”。

科技赋能产业,筑牢创新根基。

大会现场,吉林农业大学李长田教授和甘南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武先生为“李玉院士甘南卓尼高原食药用菌科研基地”正式揭牌,李玉院士受聘担任基地首席科学家。作为“蘑菇院士”,李玉带领团队深入脱贫地区发展食用菌产业,曾助力800多个乡村3.5万农户脱贫(合适)。此次与卓尼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高原食药用菌品种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中国食用菌协会同时与卓尼县共同打造“高原特色食用菌项目合作区,标志着卓尼黑木耳产业正式跻身全国特色农业发展前列。

权威发布与签约,引领产业升级。

会上,《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产业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白皮书显示,卓尼黑木耳因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地理环境,富含铁、维生素K、硒等微量元素,其胶质含量比普通木耳高18%,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功能。这一科学成果为卓尼黑木耳的品牌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签约仪式环节,卓尼县人民政府与中建八局、姑友道(福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辽宁正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等12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涵盖菌种研发、智能装备、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环节。

专题培训深入交流,菌旅融合开拓新篇。

8月1日上午举行专题培训交流会。会议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黑木耳产业展望报告,深入剖析产业未来走向;对高原黑木耳(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力求创新发展路径;探讨金融活水如何润泽菌业、风险保障怎样促进振兴,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交流区域公共品牌运营以及跨境电商渠道拓展,助力产业打开更广阔市场 ;还安排了主产区代表、一线从业人员代表、企业代表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此外,菌旅文化融合招商会同期举行。通过实物展示、模型展示、虚拟现实体验、场景复原或者实地参观等多种方式进行推介,带领与会者走进卓尼菌旅融合发展世界,共同探讨合作机会和未来发展方向,促成项目合作和投资。

巡展体验,共赏九色甘南魅力。

大会期间,同步举办的“九色甘南农特产品营销畅享会”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现场不仅展示了卓尼黑木耳、牦牛肉干、洮砚等特色产品,还设置了藏式木雕、洮绣等非遗技艺体验区。来自天津、山东等地的采购商与当地企业现场签约,达成意向订单金额超1亿元,进一步推动甘南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感恩携手,共筑产业未来。

本次大会以“感恩携手、合作共赢”为理念,聚合了国家食用菌技术体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多方资源。正如卓尼县负责人陈天星在产业推介中所言:“从2019年的试验栽培到如今的产业集群,卓尼黑木耳的崛起离不开每一位合作伙伴的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绿色发展为底色,让‘小木耳’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大会在“卓尼黑木耳产业发展联盟”启动仪式中圆满落幕。据悉,该联盟将整合科研、生产、销售资源,目标在3年内实现全县黑木耳产值突破9亿元,带动8000户农牧户增收。这场盛会不仅是产业成果的展示,更是卓尼县以“菌”为媒、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