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于7月29日在北京市京师律师大厦隆重举办"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英雄精神"专场文艺演出。北京市妇联社会工作部调研员龚超、北京市妇联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书记杨立萍、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老会长刘延宁、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党群服务中心书记姚艳华等嘉宾莅临,2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活动以艺术形式重温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新时代家国情怀。
开场舞《铁血军魂》
演出在气势恢宏的开场舞《铁血军魂》中拉开帷幕,演员们以刚劲有力的舞姿,生动展现了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随后,主持人李杰与两位少年代表通过一本旧相册,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望那段烽火岁月。
主持人李杰与两位少年代表
整场演出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局部抗战的烽火"中,男女合唱《松花江上》以悲壮激昂的旋律,再现了东北沦陷的苦难与抗争。家书朗诵《纸短情长 家国为重》深情演绎了赵一曼烈士留给儿子的遗书,字字泣血,感人至深。集体朗诵《红领巾下的回声》则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对英雄的崇敬与传承。
情景剧《英雄王二小》
第二篇章"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以女生独唱《重整河山待后生》开篇,唱出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斗志。随后,情景剧《英雄王二小》和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生动再现了少年英雄的壮烈事迹,令观众动容。集体朗诵《卢沟桥组诗》铿锵有力,带领观众重回全民抗战的峥嵘岁月。
女生合唱《我为亲人熬鸡汤》
舞蹈《南泥湾》
朗诵《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选段
第三篇章"艰苦的相持阶段"展现了敌后抗战的坚韧与智慧。男声小合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以轻快旋律传递乐观精神,舞蹈《南泥湾》再现了军民大生产的火热场景,女生合唱《我为亲人熬鸡汤》声情并茂,把观众带入80年前全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火热生活中。随后,朗诵《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选段,展现了党的理论指引下的抗战智慧。
集体朗诵《卢沟桥组诗》
集体诗朗诵《英雄》
第四篇章"抗战的胜利"以儿童情景合唱《卢沟谣》开场,童声清澈,寓意薪火相传。集体诗朗诵《英雄》致敬无名先烈,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祖国不会忘记》气势磅礴,将演出推向高潮。
革命后代刘延宁女士讲述其父亲刘瑞龙同志的革命故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演出邀请了革命后代刘延宁女士讲述其父亲刘瑞龙同志的革命故事,通过真实感人的革命家史,让观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抗战老战士后代成音女士也深情讲述了“百岁老人“父亲的抗战经历,为整场演出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本次活动也得到了中国妇女报、央视频、第一健康报道的媒体支持。此次演出团队均由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各个理事单位组织,精心排练,最小的演员只有4岁,年纪最大的演员70多岁。
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党群服务中心书记姚艳华表示,此次活动定位为党建活动与大思政课的融合。一方面,通过党建活动,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 凝聚奋进力量;另一方面,以大思政课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传递历史的声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演出在全场高唱《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中圆满落幕。观众们纷纷表示,这场演出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必将激励大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据悉,此次"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英雄精神"演出是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还会继续把演出带到更多地方,影响更多人。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