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蜀道申遗,青春助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意义非凡的征程,他们到访阆中市,聚焦肖家嘴古道与老观镇,展开一场深度的蜀道历史文化考察之旅,团队队员重走肖家嘴古道,探寻老观镇蜀道遗存,感受蜀道遗韵,为蜀道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在肖家嘴古道旁合影。李修正 供图
老观镇,这座坐落于米仓古道之上的历史重镇,是巴中到成都的重要节点,境内的肖家嘴古道是米仓道的精华所在。团队成员柯镇松详细介绍到,肖家嘴古道可见两种古道类型,第一类是基岩开凿型,即在天然的砂岩基岩上直接开凿出梯步,供人通行,石阶外侧刻意预留出高约90厘米的拦马墙,防止人、马坠落。第二类是石板铺就型,即使用形制规整的石板铺设阶梯道路。此段道路规模较大,部分路段宽度甚至达到350厘米,是米仓道沿线保存状况较好的古道遗存。老观古镇的蜀道遗存,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交通道路,更是文化交流交融的纽带。古镇因道而兴镇,道路因镇延续生命力,形成“地-道-镇”共生的历史图景。这些古蜀道蕴含的开拓进取精神,更是当代我们青年人需要传承的优秀传统。
图为实践队员柯镇松讲解肖家嘴古道遗迹基本情况。王启梅 供图
图为肖家嘴古道现状图。何羽惠玲 供图
在川北的苍翠群山环抱之中,老观镇宛如一颗镶嵌在历史长河里的璀璨明珠,静静诉说着古蜀道米仓道的千年传奇。团队成员杨宇介绍道,如今的老观古镇保存着众多历史遗迹,米仓古道遗迹、古街道、奉国县遗址、老观粮仓等,这些遗迹星罗棋布,共同勾勒出古镇深厚的历史底蕴,也因此老观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外,老观镇还流淌着红色基因,众多革命先辈在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红军石刻标语和革命遗址便是最有力的见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成为后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古蜀道,曾让李白发出 “难于上青天” 的喟叹,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其险峻的地势,彰显着古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无畏勇气;其蜿蜒的轨迹,串联起不同地域的文化与商贸交流。蜀道精神,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神象征。先辈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巧夺天工的智慧,开辟出这条沟通南北的要道,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自强不息与勇于探索的品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西华师范大学的学子们以实际行动重走蜀道,深度探寻其历史文化,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更是对蜀道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他们通过实地考察,挖掘蜀道背后的故事,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应从这些青年学子的行动中汲取力量,深刻认识到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保护活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将蜀道精神融入到自身的奋斗中。在面对困难时,像先辈们开辟蜀道一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用青春的活力与担当,为传承中华文脉添砖加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让古老的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讯员 狄明珠)
图为实践队员杨宇对老观镇基本情况进行讲解。王启梅 供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