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消息,日前,海南启动“无废岛”建设。记者从“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十三场)——《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专场获悉,海口自2022年入选全国“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已累计完成52个“无废细胞”建设,“无废景区”“无废小区”“无废农贸市场”等特色“无废细胞”不断涌现。
发布会现场。记者 曹志 摄
据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宋延巍介绍,在固废管理方面,2024年海口全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实现应处尽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3.15%,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再生资源回收量达70.1万吨,全方位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宋延巍。记者 曹志 摄
海口创新收运模式,建设海口国家高新区园区危废固废收集转运中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年收转运危废1.2万吨、一般固废1.5万吨,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对固体废物全过程溯源监管,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海口国家高新区作为海南唯一入选生态环境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的工业园区,积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4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无废工厂”8家。
下一步,海口将进一步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持续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不断探索具有海口特色的建设路径,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记者 谭琦)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