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南大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开工建设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海口南大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开工建设

7月28日,由海口建工集团下属海口市路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南大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开工,时间为2025年7月28日至12月10日,工期135天。在此期间,将在南大立交桥及龙昆北路地面道路、海秀路地面道路占道施工。

据介绍,该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南大立交桥的结构耐久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彻底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城市中心交通大动脉的安全运行。

南大立交桥坐落于龙昆南路与龙昆北路交会处,是连接海秀快速路及海秀路,跨越龙华路及南沙路的关键节点,全长达1421米,宽度在14.6至16.9米(单侧)之间。自1994年建成通车以来,南大立交桥已运行30余年,见证了海口市的快速发展。然而,多年运行导致桥梁主体结构、桥面系及附属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病害及损伤,特别是空心板结构的安全隐患尤为突出,维修加固工作刻不容缓。

此次施工将全面覆盖桥梁、空心板、铰缝、浇箱梁、桥墩、桥台、防撞墙等关键部位,进行补强加固;同时,对局部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排水设施、伸缩缝等问题进行细致修补;并对全桥进行防腐涂装。

为确保施工期间桥梁的通行功能,工程将在不同时间基于交通需求动态转换施工模式与占道空间,整个施工过程将精心组织,力求将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次南大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根据现状交通特点,交通疏导根据施工时间结合施工内容及工法分为“平峰及夜间地面路段施工、夜间地面交叉口节点施工、夜间桥面施工”三种占道形式进行,动态调整施工工序与占道范围,尽最大努力提升施工精细度和效率。

平峰及夜间地面路段施工

主要进行桥体排水设施更换、缺陷修复、梁底加固、防腐涂装等内容,预计施工工期90天。施工期间将对龙昆北路地面辅道进行单向依次逐条占用,原双向8车道改为双向6车道通行。

交叉口节点夜间施工

主要进行桥梁下部结构缺陷处理,梁底凿毛、加固、防腐涂装,排水设施及照明灯具更换等内容,预计施工工期31天。施工期间对龙昆北路与龙华路、海秀路、义龙西路、西沙路交叉口进行倒边疏解,在保证地面道路基本交通通行能力且不改变现状交通组织的基础上,单向车道最少各留一条机动车道通行,最大程度提供施工场地。

夜间桥面施工

移动作业与逐条车道倒边施工相结合:主要进行防撞护栏缺陷修复、桥面道路铣刨处理、伸缩缝凿除等内容,预计施工工期68天。防撞护栏缺陷修复采用移动作业方式进行,伸缩缝凿除、桥面道路铣刨处理、桥面超固封层施工时需对桥面道路逐条车道倒边占道进行,凌晨6:00后铺设钢板恢复现状交通。

桥面道路临时封闭施工:主要进行伸缩缝安装、桥面超固封层施工等内容,预计施工工期22天。伸缩缝安装与超固封层罩面施工需临时对桥面道路进行封闭(施工时间为凌晨2:00—5:00),车辆经地面辅道进行通行;原海秀快速路东往南、西往北转龙昆北路高架匝道同步封闭,也将提前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民群众告知,并利用海秀快速路诱导显示屏提前提示告知。

据介绍,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海口路桥公司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以“毛细血管”模式开展项目精细化管理,建立周例会制度调度进度抓落实,形成“日推进日纠偏”的工作机制,保障项目顺畅推进。还将使用智能测量机器人代替人工开展桥梁病害统计、梁体结构线形监控,桥底空心板的加固施工使用高压水混凝土凿毛机、喷涂机器人,桥梁伸缩缝施工使用高压水破机器人,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同时,采用登高车、电动提升脚手架等辅助人员作业,可快速解除现场施工封闭设施,尽快恢复交通。

施工正值雨季,海口路桥公司建立预警机制(防风、防汛应急预案),关注天气提前防范。恶劣天气来临前将停止危险作业并做好防护,并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实时监测风险因素,达到预警阈值后便发布预警信息,保障工程安全推进。

此外,为保证该项目正常施工的同时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项目将选择最优施工顺序,减少对现状设施的破坏;合理设置施工区域,保证南大立交桥东西、南北方向机动车不断流;合理设置交通标志牌,外围分流过往车辆,引导提前绕行;合理分配平峰与夜间的施工时序,保障道路运行效率;加强交通管理,根据作业时间高效转换施工区域,降低交通影响。(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王辉 摄影报道)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