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之江大地,万物勃发,生机盎然。2025年7月28日,湖州市双林镇邢窑村礼炮轰鸣,南浔双林镇共富菇坊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一在浙江省内投资210亿元、占地3.1 万亩的工业化高效设施农业产业集群项目,不仅是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里程碑,更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零碳驱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开工仪式上,恋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农集控股有限公司,与总承包方中铁一局、山东高速、杭州鸿晟电力、中机六院等合作方共同执铲奠基。同期,项目方多家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构建“从菌种研发到国际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共富共同体。
产业园以“兴产业、活经济、富群众”为使命,致力于让智能化温控菇坊成为十万农户增收的坚实支点。将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田间地头的鲜活场景。中国农集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孟力军表示:“我们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态体系,为农户、退役军人、创业者创造真实价值。”
三位一体,智慧农园绘就融合新图景
园区规划严格遵循“生产-生态-生活”三位一体理念,科学布局功能空间。
智慧菌业核心区:菌棒生产区配备无菌接种环境控制系统,实现培养基精准配比与菌种高效培育;控温出菇区通过恒温恒湿设备与光控风控技术,诱导猴头菇、黄金菇等珍稀品种优质产出。
农文旅融合体验带:将传统机耕路升级为生态游步道,串联菌菇科普长廊与经济观赏植物带。生产管理用房创新嵌入AR数字展厅,打造“棚内智慧生产、棚外沉浸研学”的全新体验模式。
绿色基建强支撑:分布式棚顶光伏电站及储能设施筑牢能源基石;光伏停车棚集成充电桩服务新能源车辆;菌棒周转中心与智能分拣中心无缝衔接,构建高效物流网络。
科技赋能,打造零碳农业“浙江样板”
科技创新贯穿全产业链,构建智慧农业体系:
智能环控系统:锌铝镁合金温控厂房内,物联网传感器网络24小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基质含水量等200余项参数,空气源恒温恒湿机组实现环境精准调控。
绿色能源革命:屋面创新铺设PVB双面发电玻璃,形成总装机40兆瓦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超5000万度,其中60%清洁电力直接反哺生产系统。
零碳闭环路径:构建“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废弃菌渣经压缩制成热值4500kcal/kg的生物燃料棒;碳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全程追踪碳排放,为农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浙江方案”。
对标国际,循环经济链通全球市场
园区深度融合欧盟标准与技术革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品质至高标准:严格遵循GlobalGAP认证,建立从培养基配比、病虫害生物防治到采收处理的全流程品控链。
透明溯源体系:区块链技术为每朵菌菇生成唯一“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追溯生长全周期环境数据。
全球市场布局:云端交易平台直连军民融合保供基地与欧盟高端市场,实现30%产能出口创汇。
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将草腐类菌渣转化为有机肥料,木腐类菌渣制成再生燃料,形成“零废弃”资源闭环体系。
三维共富,十万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产业园创新三维机制践行共富使命:土地流转生金:规模化用地为周边农户提供稳定长效租金收益。就业岗位造血:标准化工厂创造326个技术岗位,优先吸纳退役军人及本地劳动力。技能培训赋能:培训科研中心开设工厂化栽培课程,年培育千名掌握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
政策筑基,农文旅融合激活美丽经济
项目深度响应国家与省级战略部署:锚定浙江省《农业领域设施设备建设提升实施方案》,助力全省30万亩设施农业升级目标。践行国务院“大食物观”战略,强化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推动工厂化生产与精深加工发展。
在农文旅融合层面,产业园着力构建新生态:科技赋能三产融合:将农业生产场景转化为研学体验与数字文旅资源。数字营销创新突破:运用短视频、直播构建智慧农文旅平台,开发“菌菇盲盒”等数字产品,打造集休闲、观光、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品牌。
南浔双林共富菇坊产业园的崛起,不仅是一次农业产业的升级革命,更是一场以科技重塑生产力、绿电激活新动能、共富机制惠民生的深刻变革。这座以蒙德里安几何美学构筑的现代农园,正以科技为犁、绿电为脉,在湖州南浔的沃土上奋力书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时代答卷,照亮乡村振兴的全新征程。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