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新后,这些品种又掉价了!

产新后,这些品种又掉价了!

产新后,这些品种又掉价了!

进入中药材产新旺季,市场供需格局迎来新一轮调整。近期新疆红花、吴茱萸、太子参、枳壳等多个品种陆续进入产新周期,受库存、交易活跃度及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品种价格出现明显回落,部分品种呈现 “产新即掉价” 的清冷态势。

新疆地区红花正值产新,市场交易量不大

红花鲜货收购价在16-17元左右,折干率约4:1。受天气干旱影响,预计今年货源产出量不及去年。近期少有商家前来寻货,部分持货商因价格偏低,出售意愿不强,导致货源交易量较小。目前统货价格在95元上下;陈货虽有库存,但因成本较高,尚未形成实际交易。

吴茱萸正值产新,价格回落

吴茱萸已陆续进入产期,新货还未大量上市。由于品种库存较丰,商家开始心焦,积极出售货源,导致价格回落。统货价格在30-33元左右,随着新货不断上市,预计价格还有下行空间。

太子参大量产新,走势缓慢,价格下滑

太子参随着新货大量产新上市,货源走动缓慢,商家多持观望态度,贵州产地小统货售价27-28元;市场贵州小统货30元,小中统32-33元,上风头货40元左右;河北小统货25-26元,上风头货35-36元。

枳壳新货上市,陈货有量,行情持续下滑

枳壳产新基本结束,产地新货上货量较大,货源供应稳定,近期走动不快,行情在近期持续走低,统货价格在11-12元。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多数产新品种面临 “新货上市即价格承压” 的局面。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后续更多新货涌入市场,短期内部分品种价格或仍有下行压力,但长期行情将取决于产新量实际落地情况及终端需求的恢复节奏。建议商家密切关注产区天气变化、货源走销动态及库存消化进度,谨慎布局后续交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