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分钟生死时速:三亚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无缝衔接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患者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98分钟生死时速:三亚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无缝衔接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患者

“要是再晚一点,后果不堪设想。真是太感谢医院的急救中心和心血管疾病中心一区医护团队了,是他们给了我爱人第二次生命!”7月15日,在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中心一区CCU病房内,李女士望着病床上逐渐恢复气色的丈夫王先生,声音仍带着后怕与感激。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得益于医院急救中心与心血管疾病中心一区冠心病介入团队的无缝衔接,最终让突发急性心梗的王先生转危为安。

98分钟生死时速:三亚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无缝衔接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患者

生死瞬间,产检大厅突发心梗警报

“当时他突然说喘不上气,脸一下子就白了。”回忆起事发瞬间,患者家属李女士(化名)仍心有余悸。7月15日上午,41岁的王先生(化名)陪同妻子在某专科医院产检时,突然捂住胸口蹲在地上,持续胸部闷痛。该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心梗,患者家属意识到情况危急,9时59分,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

院前急救:120打通生命绿色通道

接到急救电话后,三亚中心医院的急诊医务人员迅速行动。10时23分,急救团队抵达现场,立即实施抢救并上传首份心电图。10时27分,再次复查床旁心电图。心电图紧急传出结果:窦性心律、下壁导联ST段抬高,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这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典型信号,每延迟一分钟,就有更多心肌细胞永久坏死。“立即请胸痛中心启动绿色通道!”三亚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内科主任郑辉才在接到心电图报告的同时,同步向胸痛中心中心发出消息。胸痛中心当即启动导管手术室,准备急诊介入手术,开通堵塞的心脏血管,为后续抢救铺设生命轨道。

转运竞速:救护车化身移动抢救战场

在转运途中,急救人员为患者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替格瑞洛片180mg、瑞舒伐他汀20mg负荷剂量药物。这些药物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作用,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10时47分,救护车到达医院,早已等候的医护人员接力将患者推入导管室。

无缝衔接,98分钟打通闭塞血管

此时,医院心血管疾病中心一区副主任刘尚军的手机屏幕上,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正实时传来。血压85/55mmHg、心率58次/分、血氧饱和度92%。“下壁心梗可能合并右室梗死,准备加压补液,立即开通血管!”刘尚军副主任一边下达指令,一边在导管室严阵以待。10时47分,术前核查同步进行。11时08分,导丝精准穿过阻塞的右冠状动脉;11时09分,球囊扩张成功开通血管。从患者入院到血管再通仅用22分钟,而从患者发病到导丝通过闭塞血管,全程仅98分钟,远低于国际推荐的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

“三支病变,右冠近段完全闭塞且血栓负荷极高。”主刀医生刘尚军副主任坦言病情凶险。术后转入CCU时,王先生已能清晰报出姓名,他笑着说:“还没反应过来手术就完了,现在感觉能出院了。

体系护航:多学科织就生命防护网络

这场救援的每个环节都闪耀着“精准高效”的光芒:120院前急救与院内导管室实现毫秒级实时联动,负荷药物在转运途中完成规范给药,多学科合作提前进入临战状态。三亚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构建的“多学科协作、多环节联动”救治体系,已为琼南地区心梗患者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