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完成两台角膜移植手术 海南爱尔眼科跑出光明“加速度”
海南
海南 > 医疗 > 正文

四天完成两台角膜移植手术 海南爱尔眼科跑出光明“加速度”

无影灯下,海南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副院长晏艳霜正在完成一台角膜移植手术,她通过高倍手术显微镜,先小心翼翼地切除病变的角膜组织,再将供体角膜精准对位,随后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缝合线,以 “放射状” 的缝合方式将角膜与患者眼表组织紧密缝合,而此时距离她完成上一台角膜移植手术仅仅只有四天。在短短四天内完成两例角膜移植手术,为两名饱受角膜盲症困扰的患者重燃光明希望,在这以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四天完成两台角膜移植手术 海南爱尔眼科跑出光明“加速度”

相关资料显示,角膜盲症是我国第二大致盲眼病,现有患者超过400万人,且每年新增约10万例。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受限于角膜供体短缺和手术技术门槛,能够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每年不足1万人。

晏艳霜介绍,此次两台手术所用角膜均在患者入院后72小时内完成匹配与运输,真正实现了“患者等角膜”向“角膜等人”的转变,这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角膜捐献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多家医疗机构与眼库之间的高效协同。例如爱尔眼科目前已在全国16省70余城市建立了9家眼库和62个角膜捐献接收登记站,可针对全国各地的角膜盲症患者,调配合适的角膜供体资源,让患者无需在黑暗中漫长等待。

角膜移植手术被誉为 “显微镜下的精细艺术”,要求医生在直径仅11-12 毫米的角膜上进行操作,每一步都需精准到微米;此外,伴有白内障、虹膜粘连或眼压不稳的患者,手术难度还会显著增加,需要通过术前精细化评估、个性化方案设计来实现。但手术成功只是通往光明第一步,术后精细化护理对角膜移植患者的视力恢复也非常重要,晏艳霜介绍,“角膜移植术后最怕出现排斥反应,所以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揉眼、避免眼部外伤,同时还要定期复查”。

四天完成两台角膜移植手术 海南爱尔眼科跑出光明“加速度”

近年来,随着公众对角膜捐献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多地角膜捐献登记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加之“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国行等公益救助项目的持续推进,也让越来越多经济困难的角膜盲患者获得了重见光明的希望。晏艳霜表示,角膜移植是关于光明和生命的传递,离不开无数捐献者及家属的无私奉献,呼吁更多公众关注角膜捐献事业,让爱心延续,让光明传递,每一份捐献,都可能点亮一个人的世界;每一次救治,都是对生命之光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