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4座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即将完工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三亚市4座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即将完工

7月27日消息,近日,记者获悉,三亚市4座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正进入设备安装和试运营调试阶段,预计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三亚市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标志着当地在破解建筑垃圾处理难题、推动绿色发展征程中迈出坚实一步。预计到今年8月底,4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调配场将实现建筑垃圾从“无序倾倒”到“颗粒归仓”的跨越式转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垃圾产生量激增,原有临时消纳场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且长期面临建筑垃圾堆积、环境污染等难题。为此,三亚市委、市政府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在土地上给予大力支持,并通过科学规划与技术创新,着力打造集“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规范化处理”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

7月24日,记者随省住建厅组织的媒体采访调研团首站来到了海棠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该厂位于三亚市海棠区升昌村委会白石岭,占地面积约42亩,由三亚海棠湾投控公司负责建设运营,每年预计可处理装修垃圾5万吨,拆除(工程)垃圾20万吨,可产生再生隔墙板、再生骨料、再生回填料等产品。目前已完成综合楼主体结构、一体化车间基础结构等建设。

记者注意到,该厂目前正在进行室内装修、设备安装和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到处呈现火热的争赶工期场面。

随后,记者来到三亚市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扩建项目现场,该厂占地面积约62亩,由三亚洁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据三亚洁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海介绍,该项目投产后,每年预计可处理装修垃圾20万吨,拆除(工程)垃圾50万吨,可产生再生道路无机混合料、再生水稳料等产品。目前项目正开展园区小市政、装饰装修等收尾工作,设备调试已经完成进入试营业阶段。

三亚科城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浩铭告诉记者,占地约65亩,由三亚科城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三亚瑞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崖州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目前已完成边坡支护工程及主体结构建设,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及调试。届时每年预计可处理装修垃圾5万吨,拆除(工程)垃圾20万吨,工程渣土(泥浆)50万吨,可产生再生路基骨料、水洗砂等产品。

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科科长孙玉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三亚市正在运行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有三家,分别存在设备比较老旧、作业不够规范、土地性质是临时租用的等实际问题,在有效解决三亚市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处置问题上短板明显。

为了落实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要求,三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定期调度,全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的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4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调配场都是标准化的工厂,智能化的设备,而且土地性质属于永久性的,不用再受临时租地的困扰。尤其是项目建成以后,日处理能力会更高,会有力保障近一段时期内三亚市建筑垃圾的消纳和处理。届时这些设施高效运行,会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吃进来”,再进行资源化利用,“吐出去”的再生骨料变废为宝,可直接用于道路基层铺设、园林景观造景等场景,部分材料经深加工后制成透水砖、路缘石等产品,满足市政工程等需求。

孙玉磊表示,下一步,为解决农村和物业小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堆放问题,三亚市在全市初选了8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并计划对农村产生的建筑垃圾实行免费堆放。此外,三亚市还多措并举重点抓好3个核准监管,前端督促在建工地按要求办理建筑垃圾排放核准,依法依规排放建筑垃圾;中端强化运输核准,只有办理运输核准的车辆,才能从事建筑垃圾的运输工作;最后到末端强化处置核准,未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企业不能从事建筑垃圾处置业务。同时,将通过推行“赋码制+电子联单”,进一步规范三亚市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置体系,确保建筑垃圾依法依规处置。(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 摄影报道)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