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物载党史·行观闻悟”实践队延安行:以革命文物为教材 传承红色基因

西安工业大学“物载党史·行观闻悟”实践队延安行:以革命文物为教材 传承红色基因

7月12日,西安工业大学“物载党史·行观闻悟”实践队走进革命圣地延安,在甘泉雪地讲话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等地开展实地参观、主题宣讲、集体朗诵等实践活动,于革命文物中探寻初心密码,在亲身体验里传承红色基因。

雪映丰碑 精神永续

12日上午,实践队抵达了甘泉雪地讲话旧址。队员们满怀敬意,细致入微地参观了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并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那段革命历史的深情讲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重温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重走革命路》特色活动拉开了帷幕,实践队与其他四所学校的队伍携手合作,共同搜寻散落于旧址各处的信封,拼凑出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其中,西安工业大学实践队负责探寻刘光登的光辉事迹,队员们分工明确、默契配合,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队员杨清焱同学深情讲述了刘光登的故事,她感慨道:“真正的信仰,是将脚下的土地和身边的人民永远铭记于心,这正是革命先辈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的初心与使命。”

图为实践队在甘泉雪地讲话旧址前的合影

甘泉砺志 赤诚前行

活动接近尾声时,队员杨忠莲同学以《重走长征路,赓续精神魂》为题,发表了一场激情洋溢的宣讲。她紧密结合甘泉雪地讲话的历史背景,将长征的艰辛历程与讲话精神巧妙融合,生动再现了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时啃树皮、宿荒野的艰苦卓绝,展现了革命先辈在绝境中坚守信仰、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同时,她深入剖析了甘泉雪地讲话中“坚定信念、团结奋斗”的核心要义,并阐述了其在当代社会的时代价值——对于青年而言,就是要勇于面对学习中的挑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

图为实践队员宣讲《重走长征路,赓续精神魂》

南泥铸魂 诵史铭心

当日下午,实践队一行前往南泥湾革命旧址。在大生产纪念馆内,队员们通过历史照片、生产工具等珍贵文物,直观了解了南泥湾从“烂泥湾”到“陕北好江南”的沧桑巨变,深刻感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随后,全体成员参与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朗诵活动,齐声诵读《抗战长卷中的南泥湾印记》,以声传情,铭记历史。朗诵过程中,队员们心潮澎湃,这份触动源于对历史真实的深刻体悟:如今安稳的学习生活,正是当年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种对“来之不易”的切身感受,让大家更加珍惜当下,勇于担当责任。

图为实践队齐诵《抗战长卷中的南泥湾印记》

图为实践队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的合影

此次延安之行,实践队以革命旧址为课堂、以历史文物为教材,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深扎根。那些见证过烽火岁月的旧址与文物,所承载的坚定信念、奋斗精神,不仅是对历史的生动注解,更成为激励队员们前行的精神动力。未来,队员们将带着这份感悟与力量,在学习与实践中践行初心,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持续流淌,用青春担当书写报国篇章。(作者:杨清焱 王芊芊 指导教师:李金玉 邹志伟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