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农庄老板: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打造“鱼洞人家”

从打工仔到农庄老板:广元农民工返乡创业打造“鱼洞人家”

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鱼洞村3组,潺潺的溪水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农家乐“鱼洞人家”掩映在绿树丛中。谁能想到,每天可接待游客超千人、还被授予“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的生态乐园,竟是由返乡农民工郭啸天一手打造的。他的故事,正是新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振兴乡村的生动缩影。

2015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郭啸天毅然从云南回到家乡。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他看中了鱼洞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清澈的河流、肥沃的土地、淳朴的民风。他倾尽积蓄并多方筹资,将儿时熟悉的荒滩河岸变成了集餐饮、垂钓、采摘、婚庆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庄。

郭啸天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他坚持“原生态”理念:农家乐食材全部来自当地农户自种的蔬菜、山上采摘的野味和河中捕捞的鲜鱼;200多亩的园区里,钓鱼池、采摘园、划船区错落有致,游客既能品尝地道河鲜,又能体验农耕乐趣。这种“舌尖上的乡愁”迅速吸引周边城市游客,旺季时单日接待量突破千人,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土特产销售。

在总经理贾君武的协助下,“鱼洞人家”不断升级业态:古典风格的茶楼棋牌室保留川北民居特色,水上婚礼项目依托天然河道成为亮点,游泳、划船等亲水活动让农庄四季人气不减。更可贵的是,郭啸天以"公司+农户"模式流转土地,雇佣本地村民,实现了“建一个农庄,富一方百姓”的愿景,每年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达100多人。

郭啸天的成功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国家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是消费升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蓬勃需求,更是一名普通劳动者对家乡资源的精准挖掘与坚守。从打工者到创业者,他证明:农民工不仅能用双手建设城市,更能用智慧振兴乡村。如今,“鱼洞人家”已成为朝天区农旅融合的标杆,而更多像郭啸天这样的返乡者,正在广袤乡野书写新的创业传奇。( 本网成都7月23日电 田浩然 记者 苏东华 )

短评 | 农民工返乡创业:振兴乡村的生力军

郭啸天返乡创办“鱼洞人家”的成功,展现了农民工创业的巨大潜力。他不仅将城市积累的经验带回乡村,更通过生态农庄盘活了家乡资源,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这种模式既留住了乡愁,又创造了经济价值,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当前,乡村振兴正需要更多像郭啸天这样的“新农人”。政府应进一步优化返乡创业政策,在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让更多农民工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鱼洞人家”的经验证明,只要找准定位、坚持特色,乡村同样能成为创业热土。期待更多农民工带着梦想回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