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月大的患儿欧阳宝宝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很快发展成阵发性连声咳,喉咙里总发出痰鸣声。因孩子既往体质虚弱,有反流性胆管炎及胆道闭锁葛西术病史,家长不敢怠慢,立即带他来到临川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就诊。
入院查体显示,小家伙精神明显萎靡,双肺呼吸音粗糙。胸片检查结果更让人揪心:考虑双肺支气管肺炎。“孩子才7个月,刚处于胆道闭锁术后恢复期,免疫力差,感染很容易扩散,治疗起来要格外谨慎。”儿科主任付飞秀看着检查报告,深知这个小患者的诊疗难度,既要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又要避免药物对胆道功能的影响,还要兼顾术后恢复的特殊性。
考虑到患儿病情的复杂性,医院当机立断:启动远程会诊,连线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专家刘洪主任。镜头前,刘洪主任仔细询问着患儿的每一个细节,目光紧盯着传输过去的胸片影像和化验单,不时放大局部细节与本院医生讨论。经过近半小时的细致沟通,刘洪主任给出了精准的诊疗方案:调整抗生素使用种类,采用雾化吸入联合口服化痰药的祛痰方案,同时辅以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动态监测肝功能指标。
按照远程会诊制定的方案,医护团队立即调整治疗计划。雾化吸入时,护士用玩具吸引小家伙注意力,让治疗在轻松氛围中完成;喂药时严格把控剂量,配合益生菌减轻胃肠道反应。两天后,患儿的咳嗽频率明显减少,喉头痰鸣音变轻,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奶量也逐渐恢复。
“以前遇到这种复杂情况,总得折腾着往省里跑,孩子遭罪不说,我们也手忙脚乱。”患儿家属感慨道。
这次远程会诊不仅让患儿免去奔波之苦,更让当地医生在实践中收获了针对特殊患儿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经验。从紧急连线到方案落地,这场“隔空诊疗”,不仅为7个月大的患儿筑起了健康防线,更彰显了远程诊疗在儿科复杂病例中的独特价值。当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屏幕延伸到基层,患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精准救治,这便是远程诊疗最温暖的意义。(黄文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