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竹编走进北京紫竹院公园||非遗技艺绽放首都文化沃土

青神竹编走进北京紫竹院公园||非遗技艺绽放首都文化沃土

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正式亮相北京紫竹院公园“竹荷文化季”活动。7月25日至8月31日,一系列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青神竹编精品将通过展览、文化科普、技艺交流等形式,为北京市民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架起非遗文化与现代都市的沟通桥梁。

(平面竹编书画)

据悉,此次展览以“传承非遗魅力 共筑文化交流桥梁”为主题,青神将通过平面竹编书画、瓷胎竹编及竹编生活用品三大品类展示传统竹编文化。其中,平面竹编书画巧妙融合了东坡文化、竹文化与荷花文化,勾勒出灵动飘逸的艺术画卷;瓷胎竹编系列则创新结合茶文化与竹文化,瓷与竹的完美交融展现出独特韵味;而兜筐提篮、竹席、竹扇等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生活用品,更让非遗技艺回归日常生活。

(工作人员忙活着分类竹编展品)

本次青神县与紫竹院公园的深度合作,旨在将青神竹编的“非遗魅力”注入首都的文化脉络,推动不同地区文化的对话与共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岚表示:“紫竹院公园作为北京的文化地标,是展示青神竹编的绝佳平台。我们期待青神竹编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生根发芽,让更多人爱上这门古老的技艺。”

青神竹编此次“走进北京”并非偶然。近年来,青神县积极践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通过文化赋能、设计创新推动传统竹产业转型升级。从亮相春晚、世博会到入选非遗保护优秀案例,青神竹编不断突破技艺边界,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研学游路线,构建起“非遗+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瓷胎竹编)

青神县与北京紫竹院公园的合作,既是提升竹产业附加值的一次实践,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指出:“通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我们希望推动青神竹编从‘产品输出’转向‘文化输出’,让非遗技艺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纽带。”(余文 文/图)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