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济南市历下创益园迎来一群特殊的“小画家”——20名自闭症儿童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萤火助梦实践团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衣服手绘、色彩填图等互动活动,在陪伴中感受艺术创作的快乐。这场以“萤火助梦,星益同行”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不仅为自闭症儿童搭建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更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课堂。
活动现场,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对一结对,共同在白色T恤上创作专属图案。实践团成员周玉陪伴着14岁男孩小宇(化名),引导他用画笔勾勒出自己的生活地图。“他会很热情地把路上遇到的感兴趣的事务都画下来,特别是公交车,给我们讲了好久他坐公交车时的趣闻。”这种倾听和陪伴让她意识到“自闭症儿童就像其他孩子一样,只是有自己的小世界,需要更多耐心与包容。”王稼澍发现,当蹲下来与孩子保持同一视线高度时,对方更容易接受引导,也会跟自己有更多的交流,“原来真正的沟通始于平等的视角。”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简单的手势和表情传递鼓励。行政管理专业赵雯杰同学与小晨(化名)相约竖起大拇指代表“做得好”,双手比心意味着“你很棒”;小静(化名)在完成一幅小猫画作后,也主动将画举给她看,“那一刻的成就感,比任何语言都动人。”据了解,自闭症儿童往往对色彩和图案有独特敏感度,此类活动能有效提升他们的专注力和社交意愿。
作为连续三年开展自闭症关爱服务的志愿团队,萤火助梦实践团此次活动是“萤火助梦,星益同行”系列项目的延伸。本次活动负责人刘圣烨表示,自2022年起,团队已累计组织参与“自闭症儿童趣味运动会”、“黄河文化润童心”等活动二十余场,建立了200余名志愿者的储备库。“我们发现,持续的陪伴能让孩子们逐渐建立信任。去年首次见面时躲在角落的小辉(化名),如今愿意拉着我们一起拍照。”“我们希望带来的不仅是陪伴,更是社会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通过年轻人的视角,能让更多人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真实需求。”
志愿者们纷纷分享感悟。“以前总觉得自闭症患者离自己很远,现在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小世界。”吴静雯同学坦言,自己曾误以为自闭症儿童“难以接近”,但实际接触后发现,他们只是需要更合适的沟通方式,王云飞表示“看到孩子们在作品上留下手印,突然明白志愿服务的意义不是单方面的帮助,而是彼此温暖。”据悉,该团队将把活动素材整理成案例集,进一步通过校园宣讲、社区科普等形式,引导更多学生关注自闭症群体权益保护。
活动结束,孩子们穿着手绘T恤在走廊奔跑,衣服上的星星、花朵图案随步伐轻轻晃动。这场充满温情的志愿活动,不仅为自闭症儿童带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上午,更在萤火助梦实践团的心中种下了关爱与责任的种子。正如实践团在活动日志中所写:“每颗星星都值得被看见,每个孩子的光芒都需要被托举。”未来,萤火助梦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探索创新活动形式,为自闭症群体带去更多深入、切实的帮助,以青春践行担当,用知识与热忱搭建桥梁,用持续的微光汇聚成照亮融合之路的暖阳,让“孤独“的星空不再孤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