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七月,丝路欢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二周年、中哈两国迈向“第二个黄金三十年”的重要节点,粤贸通联(广东)商品展贸中心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盛大起航,为广东创造、东莞优品叩响中亚市场大门按下“加速键”。
从第20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上的高光亮相,到中哈高级别经贸对接会上的深度发声,再到阿拉木图服务中心的正式挂牌,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以“粤通世界,联接未来”为使命,正以扎实的社会价值、显著的商业价值与硬核的品牌出海实力,名副其实成为广东企业借力“一带一路”扬帆全球的“领航者”与“护航者”。
粤贸通联CEO、郑禾双圆负责人张恒先生与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刘殿勋局长合影
一、社会价值:架起中哈经贸互通“连心桥”,践行“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使命
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区域合作成为共识的当下,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的落地,不仅是市场行为的延伸,更是对“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核心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着深厚的社会价值。
粤贸通联CEO、郑禾双圆负责人张恒先生在博览会上与中国驻哈萨克斯坦韩春霖大使合影
7月10日,第20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开幕式现场,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韩春霖、国家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局长刘殿勋、新疆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付云雁等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哈经贸合作的新契机。粤贸通联(广东)商品展贸中心CEO、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恒作为特邀嘉宾,代表东莞市外贸企业协会及广东制造参展企业参会发言,将“东莞优品”的创新活力、“广东创造”的改革激情娓娓道来。当他分享“让世界爱上广东造”的出海案例及成果展示时,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不仅是对广东制造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哈经贸互通的期待。这场高规格对接会,让广东企业与中亚市场的距离瞬间拉近,而粤贸通则成为了连接双方的“第一纽带”。
次日,即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当天,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阳光格外明媚。当地时间上午8点18分,粤贸通联(广东)商品展贸中心揭牌仪式如期举行,红绸落下,“东莞市外贸企业协会哈萨克斯坦出海服务中心”的牌匾与展贸中心名称交相辉映。张恒在此刻被正式授予“东莞市外贸企业协会哈萨克斯坦出海服务中心主任”,东莞市外贸企业协会会长陈耀深、东莞企业代表及哈国各界人士等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这不仅是一个服务机构的成立,更是中哈两国“民心相通”的具象化体现——它让东莞企业在中亚有了“娘家”,让哈萨克斯坦市场对广东制造有了“窗口”,更让“一带一路”倡议从宏观愿景落地为微观实践。
作为中哈“丝路相连,民心相通、出海通达”的服务窗口中心,该中心的社会价值更体现在对中哈战略互信的夯实上。据记者了解,针对该项目,东莞市人民政府与哈国已签订项目合作备忘录,在第二届中亚峰会后“永久睦邻关系”的政治基础上,正共同打造“第二个中哈黄金三十年”。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以实体化平台为载体,将两国政府的政治互信转化为企业间的经贸互信,将“民心所向”转化为“合作共赢”的实效。从展会经贸交流活动现场哈国代表主动为粤贸通联“代言”、合影留念,到揭牌仪式上中哈双方代表的热烈互动,不难看出,这个平台正在成为中哈经贸往来的“民心桥”,让广东制造的温度与中亚市场的需求深度交融。
二、商业价值:一站式陪跑服务破解出海痛点,构建品牌出海“生态闭环”
对于企业而言,出海之路从来不是坦途——海关壁垒、物流不畅、市场陌生、法务复杂等问题,往往让优质企业望“洋”兴叹。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以“全链条赋能”思维,构建起覆盖“展览展示—共享办公—配套服务—市场拓展”的商业生态,其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为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在于创造了“轻资产出海、高效率扎根”的全新模式。
走进阿拉木图市的粤贸通联(广东)商品展贸中心,三层楼的功能布局暗藏“商业智慧”:一楼是“东莞优品”的“展示舞台”,集中陈列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广东创造”“东莞智造”产品,从精密电子到智能家居,从时尚服饰、五金饰品、到绿色建材及农业农机,每一件展品都带着“湾区基因”,让哈萨克斯坦采购商、消费者直观感受广东制造的品质与创新;二楼是“品牌出海”的“作战中枢”,6间独立办公室与共享办公区构成了企业的“前线指挥部”,在这里,企业可以享受“拎包入驻”的便利——海关物流团队现场对接清关事宜,品牌孵化专家量身定制推广方案,直播电商团队助力产品“线上破圈”,法务咨询、工商注册等服务“一站式搞定”。更重要的是,会议室、公共办公区的共享模式,让中小企业无需承担高额租金即可拥有专业办公场景,大幅降低了“出海门槛”;三楼的22间标准休息客房,则为前来考察的东莞企业团队提供住宿保障,让商务洽谈、市场调研“无缝衔接”。
这种“展览+办公+服务+住宿”的一体化模式,本质是“资源聚合”与“效率提升”的商业创新。借助二楼共享办公区的法务团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当地公司注册;直播电商团队也将协助其在哈国主流平台开播,与时间赛跑,加快出海进程。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截至目前,已有6家东莞企业入驻独立办公室,12家企业通过共享办公区开展业务,哈国当地合作伙伴主动对接的企业超过30家。这种“陪跑式”服务,让企业出海的“试错成本”降低60%以上,“落地效率”提升3倍以上,其商业价值已得到市场的充分验证。当前,粤贸通联之前集采签约的品牌(马可波罗陶瓷、禹能建材、箭牌卫浴、古欧家居、博士有成学习桌等)也将率先入驻,而随着更多企业的入驻,展贸中心将形成“企业集群效应”,进一步降低供应链成本,放大商业价值,最终构建起“广东制造—中亚市场—全球分销”的良性商业闭环。
三、硬实力价值:从“产品输出”到“品牌立世”,彰显广东制造全球竞争力
在“一带一路”品牌出海的赛道上,“硬实力”不仅指产品质量,更指体系化的出海能力。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的崛起,正是广东制造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立得住”的实力证明,其硬实力价值体现在“政策背书、服务体系、区域协同”三大维度。
政策背书的“唯一性”,构成了硬实力的根基。作为东莞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备忘录项目,粤贸通联(广东)商品展贸中心承载着官方对“广东优品”“东莞优品”出海的信任与期许。中哈两国政府签订的合作备忘录,更让该中心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官方合作平台”,这意味着入驻企业可以享受中哈双方的政策支持——从关税减免到市场准入,从项目审批到人才流动,都能获得“绿色通道”。这种“政府+市场”的双重背书,让广东企业在中亚市场的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也让“东莞优品”的品牌公信力大幅提升。
服务体系的“全链条”,构成了硬实力的核心。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的服务,远不止于“场地提供”,而是覆盖企业出海全生命周期: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商务考察,到中期的海关物流、品牌孵化、直播电商,再到后期的产业投资、法务维权,形成了“一站式”闭环。以“品牌孵化”为例,团队会结合哈国文化与消费习惯,为企业设计本地化品牌故事,协助其在当地主流媒体、社交平台开展推广;“直播电商”服务则整合了哈国头部主播资源与物流配送网络,实现“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即时配送”的无缝衔接。这种“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服务体系,让广东企业得以将精力聚焦于产品创新,而不必为“水土不服”发愁。
区域协同的“辐射力”构成了硬实力的延伸。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制造业的“创新高地”,东莞更是“世界工厂”的代名词。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将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与中亚市场的需求精准对接,形成了“东莞制造—阿拉木图枢纽—中亚全域”的辐射网络。一方面,它将“东莞优品”的技术、设计、品牌输送到中亚,助力当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将中亚的资源需求、消费趋势反馈回东莞,推动企业产品迭代。这种“双向协同”,让广东制造的竞争力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升级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这正是品牌出海硬实力的最好体现。
从第20届中哈商品展览会上“东莞优品”的惊艳亮相,到阿拉木图展贸中心的全面运营,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正在书写“广东创造”的全球故事:它让“东莞智造”不再是遥远的标签,而是哈萨克斯坦商场里的热销品;让“广东品牌”不再是陌生的符号,而是中亚消费者信赖的选择。这种从“产品输出”到“品牌立世”的跨越,正是广东制造全球竞争力的最佳证明。
如今,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粤贸通联(广东)商品展贸中心已全部装修完成、整装待发,以“国货之光、匠心招商”姿态迎接更多广东企业入驻。在这里,每一个展位都承载着品牌出海的梦想,每一间办公室都孕育着跨国合作的机遇,每一项服务都助力着“一带一路”的新篇章。
“粤通世界,联接未来”。粤贸通联·郑禾双圆出海服务中心正以社会价值为根基、商业价值为动力、硬实力价值为支撑,推动广东创造、东莞优品在中亚大地闪耀光芒,向着“扬帆全球”的目标再出发,为中哈“第二个黄金三十年”注入湾区动能,为“一带一路”品牌出海贡献广东力量!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