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至4日,集美大学河小禹专项实践队在建宁县开展闽江源田野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队先后走访建宁县文旅局、水利局、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修竹村修竹荷苑等单位和地点,深入调研建宁县在闽江源头生态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做法。
聚焦生态文旅融合,探索源头保护新路径
实践队在建宁县文旅局 李国瑞供图
7月3日下午,实践队首先到访建宁县文化和旅游局进行座谈交流。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建宁县以“闽江源头”为核心文旅品牌的战略定位与规划布局,阐述了在生态资源保护性开发方面的理念与实践。重点围绕如何将“闽江源”生态优势转化为研学、康养、休闲等绿色产业动能,以及如何将丰富的中央苏区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相结合,打造复合型文旅产品进行了深入探讨。座谈为实践队理解建宁县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沉浸红色沃土,赓续精神血脉
实践队参观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 李国瑞供图
实践队参观了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馆。作为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段,全景式展现了中央苏区反“围剿”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队员们通过沉浸式的参观学习,深刻体悟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和革命传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洗礼。此行也加深了实践队对建宁深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高品质红色文化研学与旅游体验路径的理解。
深耕莲乡特色,感受文化魅力
实践队员体验莲子制作 李国瑞供图
深入“中国建莲之乡”核心区的修竹村,实践队重点考察了修竹荷苑及莲文化馆。在荷苑,队员们领略了莲田相连、荷香四溢的独特乡村风貌,感受建莲产业的规模与生态之美。莲文化馆则系统展示了建莲的历史渊源、种植技艺、多元价值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此行让实践队对建宁县如何依托特色农业资源,深度挖掘莲文化,推动莲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实践总结与展望
通过此次在建宁的深度调研,集美大学河小禹专项实践队成员们系统学习了闽江源头在生态保护、红色文化传承、现代产业发展与特色农业振兴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有效实践。实践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对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为守护好闽江母亲河、建设美丽中国建言献策。(文\林丹怡 王璟)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