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吴静 图片:四川农业大学"川起玉程,华夏粮研"实践团队
2025年7月12日至17日,四川农业大学"川起玉程,华夏粮研"实践团队兵分三路,跨越吉林长春、河南周口、海南等多地,开展以"科技赋能玉米病虫害防治"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川起玉程,华夏粮研"实践团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服务人民”的原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图1:四川农业大学“川起玉程,华夏粮研”实践团队照片
广西桂平—问诊田间痛点,破解防治难题
为提高玉米种植质量,助力乡村农业发展。2025年7月14日上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实践团队在广西桂平市寻旺乡高岭村对当地玉米病虫害进行了入户访谈、田间踏查,并对当地的支部书记-李培明同志进行了采访。
据李培明书记反应,广西桂平每年的玉米产量深受天气条件以及病虫害的影响。“我们这儿常见的病虫害不少,主要是斑病、锈病、黑粉病,还有玉米粘虫、蚜虫等各种虫子。每年都有,让人头疼得很。”李书记表明。
图2:玉米病虫害之一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实践团队踏足于田地之间,了解了当地玉米病虫害的情况。团队发现,玉米螟是当地目前的首要害虫,其发生期一般提前5–7天。并且农户是“见虫才打”,错失了卵孵盛期最佳防治窗口。村内虫害暴发后才集中用药,成本高、效果差,缺少设备、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对此,该团队提出了“三统一、三培训”的方案,旨在帮助乡亲们解决玉米病虫害方面的难题。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实践团队为玉米病虫害的技术壁垒提供了专业的意见,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
山西忻州——科技赶集接地气,防治妙招入民心
为帮助村民们精准把握玉米病虫害防治的技巧,四川农业大学“川起玉程,华夏粮研”山西忻州分队置身于田野,与农民们手握手,心交心。用接地气的语言在当地以玉米病害防治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培训会。
图3团队成员与村民交流
实践团队详细地讲解了怎样辨别地老虎、核桃虫、钻心虫、双斑荧甲虫以及锈病等常见病虫害,以及其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措施等。此外,团队成员还向农民们介绍了 YOLOV8 等 AI 技术在识别玉米病虫害方面的应用。本次培训会告诉了村民们应该怎么有效防虫,如何高效杀虫,怎样科学除虫。当地书记表示“我们现在缺的就是你们这样肯下来的年轻娃娃,有了你们乡村才能振兴!”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更多的青年投身农业,乡亲们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兴旺。
成都郫都——播撒科学种子,点燃未来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为加强小朋友们对玉米病虫害防治的认识,7月5日-7月15日,四川农业大学“川起玉程,华夏粮研”实践团队成都小分队在唐昌镇社区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课堂。讲解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开课堂,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大家知道吗?其实玉米也会得皮肤病的,大家看,这种病斑是什么形状的呀?”“这是辣条状的!”“像小船!”孩子们小小的眼睛里闪烁着点点星光,这些星光犹如草原上的星火,在不久的未来将会照亮整片草原。
图4:团队成员给孩子们科普有关玉米病虫害的知识
四川农业大学“川起玉程,华夏粮研”实践团队将YOLOV8识别系统真正落实到生产一线,实现了从"纸上谈兵"到"田头实战"的跨越。这支年轻的队伍正在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在未来,这群川农学子将会踏足更多玉米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更多的足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