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海口海关12360热线接到咨询人的来电,并咨询了解相关问题。
咨询人通过某知名短视频平台看到有人出售一套精美图书且报价很低,经与售卖者联系后,通过微信转账向售卖者个人支付30元货款。没多久,收到对方发送伪造的带有物流单号和显示“已发货”的物流动态截屏,物流显示图书发货地为海南省万宁市。几天后,售卖者再次发送信息,声称快递被“海关扣押”需要缴纳188元“关税”,其已代缴88元,还差100元需要咨询人支付。同时提供“邮包动态截图”及“海关关员执法证”照片。要求咨询人通过微信支付“关税”。咨询人觉得不划算要求退图书款,售卖者称自己已经支付了运费和88元“关税”,不同意退款。
咨询人觉得关税过高,主动拨打了海口海关12360热线咨询求证。海关工作人员了解其情况后,核实了相关交易信息和诈骗分子提供的资料,确认国内交易不存在收取关税的情况,诈骗分子提供的海关关员执法证件为伪造证件。所幸咨询人警惕性较高及时求助,成功避免了资金损失。
此外,目前海南口岸进口邮件均由中国邮政企业承运。如果邮件进口环节产生税金,可通过2025年7月1日上线的进出境邮件“一站式”办理平台缴纳。相关操作指南详见如图:
使用收件人手机号码登录“掌上海关”APP
应如何区分诈骗手段呢?海口海关来支招!
(一)非官方渠道交易。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优质低价或稀缺商品的方式吸引受害者,双方沟通后,引导受害者通过非官方交易平台进行私下交易。
(二)伪造物流信息。诈骗分子伪造物流信息,制作虚假的物流动态页面和被海关查扣缴税等页面,伪造海关工作证、海关扣押通知单等,降低受害者的戒备心。
(三)利用虚假政策误导。当前海南自贸港各类政策解读在主流自媒体平台上都有宣传,有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利会曲解政策或为引流制造虚假解读,误导群众。目前海南邮寄渠道执行的政策和全国其他省份是相同的,国内邮寄海关不监管。
(四)以预付费用为由不予退款。如果海关征税必须全额缴付,不存在只交一部分的情况。
(张艺)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