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海南省2025年防汛防风抗旱形势和减灾救灾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海南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武占超通报了2024年全省“三防”工作情况及2025年准备工作进展。
武占超介绍,2024年,海南省共受10个热带气旋和14次区域性暴雨影响,因台风、洪涝灾害导致611万人次受灾,倒损房屋19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5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651.49亿元。在国家防总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全力应对,特别是成功抗击超强台风并完成灾后重建,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汛期海南省热带气旋灾害接近常年,但暴雨洪涝灾害可能略重于常年。主汛期前,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及一个南海热带低压已影响并登陆海南,今年“三防”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2025年以来,海南省立足“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提早部署、科学防御,扎实推动“三防”各项责任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5月15日汛期首日,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全省“三防”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全省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五级“三防”责任人3590名,并通过应对台风“蝴蝶”全面激活责任体系。
年初海南省即指导各市县、各部门做好汛前准备,组织868个检查组、5765人次全面排查地质灾害、江河湖库、渔船渔港、低洼易涝点、漫水路(桥)等14类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开展培训演练2万余人次、科普宣教346场次,进一步夯实防汛防风工作基础。
海南省系统复盘防御超强台风“摩羯”和台风“潭美”残涡强降雨情况,印发综合复盘评估报告,剖析8个方面32个问题并细化107项整改措施,清单化推动复盘成果落地。修订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三防”专项预案,印发极端天气停课、道路运输停运、人员避险转移安置等工作指导意见,出台灾后恢复重建与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等,进一步弥补台风暴雨防范应对中的短板不足。
同时,推动落实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措施,在前期试点编制行政村防汛防风形势图基础上,进一步选取文昌、琼中、临高、澄迈4个市县105个重点行政村编制形势图,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台风暴雨风险防控应对能力。依托海南省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为全省3支市级、17支县级、182支乡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1709台(套)装备,有效提升基层应急处置保障能力。
全省共落实应急救援力量24697人,包括驻琼军警17655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3136人,国家消防救援局海南机动队236人,其他救援力量3670人。与安能、中交建等央企抢险救援队伍,海南建投等抗洪抢险专业队伍,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保障应急队伍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获批纳入全国航空消防布局计划,两架高功率应急救援直升机全年驻防海南省。开展“守护自贸港·2025”海南省防御强台风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全面提升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跨部门实战联动能力。
此外,海南省完成省、市县两级应急指挥部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建成370MHz应急指挥无线通信基站359个、配备终端2615部,全面实现部、省、市、县(区)、重点乡镇的应急指挥无线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部署搭载通信基站的大型无人直升机救援平台1套和中型无人机救援平台2套,向易受灾市县、乡镇配发卫星电话724部,大幅提升海南省“三断”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武占超表示,下一步海南省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气候异常性、灾害极端性和防范复杂性,持续压紧压实各级“三防”工作责任,紧盯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强化值班值守和会商研判,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姚皓)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