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学子探秘网络安全企业:解码新时代网安人才的“成长密码”

00后学子探秘网络安全企业:解码新时代网安人才的“成长密码”

00后学子探秘网络安全企业:解码新时代网安人才的“成长密码”

“安全服务工程师到底要懂多少技能?”“在校大学生到底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甬安卫士,护航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浙江极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云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鲸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宁波网络安全领域企业,在代码审计的屏幕前、攻防演练的靶场中、行业翘楚的对话里,展开了一场关于 “网络安全人才成长” 的深度探索。

企业探访:安全服务的“台前幕后”

实践团队深入企业一线,近距离观察网络安全行业的真实运作。 “企业目前的核心业务方向是什么?岗位设置上有哪些特点呢?”,极安信息科技的程总介绍:“我们主要有两大业务板块,一是安全服务,二是自主研发的安全产品,产品主攻攻击面管理与漏洞生命周期管理。岗位上主要分为研发和安全服务,安全服务工程师需要涵盖渗透、应急处置、代码审计等多个领域,要求‘一专多能’。”

谈及人才需求,程总直言:“安全服务工程师在行业里比较紧缺,因为不同公司定义不同,我们对这个岗位的技能覆盖面要求很广。” 云沐科技的罗总则说道:“资深的渗透测试工程师需求量很大。”

岗位画像:不同安全岗位的 “技能密码”

“网络安全岗位这么多,像安全运营、应急响应这些方向,核心能力区别到底咋体现呀?” 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络安全岗位,队员徐沛文抛出对岗位能力差异的好奇 。

云沐科技的罗总聚焦渗透测试岗位:“资深渗透测试工程师得是‘细节控’。上半年我们接了个单子,红队测了 3 天才发现一个隐藏在老系统组件里的漏洞,靠的就是对 TCP/IP 协议的吃透和上千次实战积累的‘直觉’。” 他特意强调,“这行‘黑盒测试靠经验,白盒审计靠逻辑’,两者缺一不可。”

队员们边听边画 “岗位技能树”:Web 安全、代码基础、协议原理是 “树干”,应急响应、组件漏洞分析、跨领域知识是 “分枝”,而 “持续学习能力” 则是扎根土壤的 “根”。

校企对话:从课堂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课程和实战差距有点大,该怎么弥补呢?”团队成员赵俊昊抛出了许多同学的困惑。

极安科技的程总的建议直击要点:“最重要的是掌握原理,比如代码审计,要能看懂代码,甚至自己写简单的技术框架和功能点,多写才能巩固。另外,要减少过于理想的靶场环境,增加实战机会,因为实战会遇到各种没遇到过的问题。代码审计教的是思维,不是代码,把原理吃透,哪怕进度慢点也没关系。”他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

对话解惑:企业眼中的人才 “硬标准”

“程总监,我们应届生找工作,技能上最该突出什么?” 在与极安科技的座谈会上,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抛出问题。

程总拿起桌上的一份代码审计报告,指着其中的反序列化漏洞分析说:“对我们来说,技能的‘质’比‘量’更重要。比如这个反序列化漏洞,我们不看你用了多少工具,而是看你能不能理解原理,能不能自己构造链子。应届生要掌握主流漏洞的原理,有一定代码基础。”

行业心声:技术要硬,品德更要过硬

在云沐科技,罗总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答案:“品德是第一位的,网络安全行业很特殊,接触的信息往往很敏感,品行不端的人技术再强我们也不会要。其次是基础,TCP/IP 协议、操作系统原理这些,看似基础,却是处理复杂安全问题的根基。”

当被问及职业本科学生与其他学历学生相比有何优势时,鲸闪负责人表示:“职业本科注重实践的特点很契合企业需求,只要你们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好,在实战中快速成长,就一定有竞争力。”

实践收获:从“纸上谈兵”到“真枪实战”

从课本里的漏洞原理到亲手构造的攻击链,从模糊的职业规划到清晰的能力坐标,这场暑期实践让 00 后 “安全探路者” 们真切丈量出校园与职场的距离。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职业本科教育正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而这场校企对话,无疑为未来的“网安卫士”们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通讯员: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冯艺萱、张志浩、杨心贝、张可欣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