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绽指间传薪火,赤心润沃土育新苗

绒花绽指间传薪火,赤心润沃土育新苗

7月11日,江西财经大学“毅行永和”实践团走进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以青春之名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用志愿服务浇灌乡土,以文化传承、红色教育、法治普及和田间实践为笔,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非遗绒花指尖生辉,匠心传承连接古今

晨光初照时,永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的对话悄然展开。青年志愿者以扭扭棒为媒,带领老人与孩童将平凡材料化作一朵朵玲珑绒花。从指尖缠绕到绒花绽放,一枚枚戒指不仅承载着非遗技艺的精妙,更编织起古老技艺与乡村生活的情感纽带。这抹跃动于指间的色彩,既是对传统智慧的敬意,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温暖守护。

红色故事激荡人心,好人精神温暖乡土

随着实践所内气氛渐浓,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拉开帷幕。永和镇各大队代表声情并茂地讲述吉安红色历史:曾山同志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伍若兰烈士英勇就义的壮烈身影……英烈们的壮歌如火种点燃崇敬,而当代“江西好人”的故事则如春风化雨——扎根乡村教育的刘志国老师、悉心照料孤寡老人的李秀英农妇,他们用平凡日常诠释仁爱与坚韧。英烈浩气与好人善举交织,涤荡着在场每个人的心灵。

普法课堂青春赋能,法治种子扎根乡土

宣讲的余温未散,江财实践团普法者已登上讲台。他们摒弃刻板说教,以《民法典》为核心,结合乡村易发法律问题,用鲜活案例剖析反诈技巧与维权途径。问答间思维激荡,青蓝相接中价值传递,基层普法的园圃因青春智慧而生机盎然。这场双向奔赴的法治课堂,让法理的温度真正融入乡土生活。

田间躬身插秧忙,汗水浇灌希望田

夕阳西斜时,实践团的身影出现在林家芫的水田间。卷起裤脚、俯身水田,青年学子与农民并肩抢插秧苗。俯身、分秧、插栽,青翠的秧苗在汗水中织就整齐的诗行。躬身劳作间,他们不仅体味了农事艰辛,更深刻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敬畏与担当。这片融入青春汗水的土地,正孕育着乡村振兴的绿色希望。

志愿红润泽乡土,青春志绘就新篇

从非遗课堂的巧手传承到红色宣讲的精神洗礼,从法治课堂的智慧播撒到田间地头的泥土芬芳,“毅行永和”实践团以青春志愿行动响应时代召唤。这抹穿梭不息的“志愿红”,如清泉润泽乡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彩,法治精神在乡土间扎根,劳动的汗水终将浇灌出乡村振兴的繁花硕果。青年学子们以服务为笔、热忱为墨,在永和镇的画卷上奋力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文/尹晶 李潇娜 图/曾曦)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