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走近峥嵘铭历史,引航未来谱新章

青春三下乡|走近峥嵘铭历史,引航未来谱新章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7月7日,由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化学工程学院联合组建的“赣风青行”乡村振兴实践队走进新干县大洋洲镇,瞻仰大洋洲镇烈士陵园,走访慰问老党员,组织村民们、小朋友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红色基因代代传、红色血脉永流淌。

陵园瞻英烈,丹心映后人。实践队来到大洋洲镇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大洋洲镇烈士陵园于2020年9月经新干县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新建,在2021年3月底竣工,占地面积七百平方米,2022年4月又进行了提升改造。九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牺牲时只有二十几岁。他们在抗美援朝中挥洒血水,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正义与和平。实践队队员肃立默哀,追忆英勇牺牲的先烈,向他们表达最深的敬意。鞠躬寄哀思,忠魂永不散。

实践队队员们在瞻仰大洋洲镇烈士陵园的过程中,深切感悟到烈士精神的厚重内涵。实践队队员们将以先辈为榜样,把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铭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幸福生活,以“不怕苦累、甘于付出”的姿态投身社会,回应时代需求。

拜访老党员,躬行承信仰。实践队来到大洋洲镇泥刀坝村慰问老党员陈六芽,陈爷爷现在已经92岁了,1956年-1983年在泥刀坝村担任小组长,多年来,他始终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座右铭,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干赢得民心,也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贴心老黄牛”。陈爷爷在2023年7月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陈爷爷与实践队队员亲切交谈,讲述了自己的过往经历,回忆那段艰辛却不凡的峥嵘岁月,彰显出了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

在与陈爷爷的交流中,队员们感受到了一名老党员穿越岁月依然炽热的初心。在未来,队员们会牢记陈爷爷的嘱托,以他为榜样,把“为民服务”的信念刻进心里、落在实处,在青春的赛道上传承这份实干与赤诚。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温暖群众,让老党员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记忆不褪色,齐心铸国强。在镇政府的协助下,实践队组织大洋洲镇的村民们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七七事变》,影片中,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捍卫国土,无惧枪林弹雨,舍生忘死,彰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节,谱写出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光影里的历史让人热泪盈眶,这场观影活动让村民们读懂了岁月峥嵘,更读懂了“热爱祖国”的分量。如今,奋勇前行的脚步愈发铿锵,用行动为祖国添力的心愿,早已融入日常。

实践队也为大洋洲镇的小朋友们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小朋友们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影片结束后,小朋友们深感触动,纷纷表示要向影片中的英雄学习,小朋友们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手中的红旗有力舞动,稚嫩的嗓音饱含坚定。歌声不断,童心向党。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更要握好接力棒,铭记历史、奋勇向前,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热血未凉,信念在瞻仰中点燃;走访慰问,初心借岁月而铭刻;硝烟散尽,历史在荧幕中定格;歌声嘹亮,信仰于红旗间飞扬。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爱国主义教育的火种正在燃烧,照亮了前行路。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凝聚爱国情,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大步向前。( 图文:“赣风青行”社会实践队伍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