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西昌专场在成都举行。发布会以“紧扣三大定位,奋力建设全市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西昌”为主题,全面介绍了西昌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发展成果与战略布局,并就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消费升级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川在发布会上表示,一直以来,西昌市坚持以“敢想敢干敢担当,争先争优争一流”的新时期西昌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中国康养旅居地、四川攀西中心城、凉山极核引领区”三大定位,通过通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举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西昌篇章,朝着千亿目标稳步迈进。
聚焦“三大定位” 明确城市发展方向
西昌市紧扣“中国康养旅居地、四川攀西中心城、凉山极核引领区”三大定位,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西昌聚焦“中国康养旅居地”,擦亮生态底色。西昌市依托全国最大城市湿地——邛海湿地和超过51%的森林覆盖率,绘就“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画卷。充分发挥千年建昌古城、非遗火把节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优质医养资源和绿色有机食材,打造“三不三都”特色品牌,成为全国康养旅居首选目的地。
聚焦“四川攀西中心城”,提升产业能级。通过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钒钛新材料、航空航天、医药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并加快构建“一绕两纵两横”高速路网,提升青山机场、成昆复线等交通枢纽功能,推动常住人口突破百万、城镇化率超过70%,加速向大城市建设目标迈进。
聚焦“凉山极核引领区”,强化首位担当。作为凉山州府,西昌扛牢首位城市责任,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西昌市累计投入120亿元改造农村土坯房43522户,助力13万群众实现安居梦,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9。同时,创新“西昌总部+全州基地”模式,推动农业延链、工业协同、文旅串联,将“西昌流量”化为“全州客源”,共绘区域协调发展图景。
壮大产业集群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昌市积极布局商业航天和钒钛新材料产业。依托毗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和攀西裂谷带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快推进5200亩航天高端智造产业园建设,实现魔方卫星工厂、陆海空间遥感云平台、星河动力星箭交付中心等项目集聚,未来将构建“航天特材-星箭制造-发射服务-空天信息-航天文旅”全产业链,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协同”,推动钒钛产业向高端制造转型升级,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推进文旅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西昌市构建“点线面”全域旅游格局,以14个A级景区为支撑,串联30余个景点,推出古城文化游、航天科技游等精品线路,并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据统计,2024年西昌市全年接待游客共3013.72万人次,同比增长13.22%。
据了解,2025西昌火把节活动将于7月11日至8月31日举行。活动以“激情火把节、最炫民族风”为主题,将展开20场主题活动,打造民族风情盛宴,点燃夏日激情。活动期间还有“建昌灯会”“天天火把节”“群星演唱会”等活动,实现古老民俗与流量时代共舞。
下一步,西昌市将聚焦“中国康养旅居地”品牌建设,提升“四川攀西中心城”枢纽能级,擦亮“凉山极核引领区”金字招牌,绘制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开创共同富裕美好未来。(文/邓宝仪)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