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内首艘以“长江三峡年代穿越”为主题打造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游轮——“长江记忆”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正式启航。该游轮由重庆文旅集团旗下重庆长江黄金游轮公司打造,以70-90年代为时间线索,通过实景复刻、文化展陈与演艺互动系统还原长江航运记忆,打造集文化体验、旅游场景、城市传播于一体的“流动的城市会客厅”。重庆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卞明高,市文化旅游委二级巡视员冯宇亮,重庆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冉斌,重庆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霞,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炳仁,重庆出版社公司总经理高岭,新华网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韩振,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程昊,南洋银行行长谢明权等领导及嘉宾出席首航启动仪式。3D纪录电影《新三峡》导演、华表奖获得者杨书华作为特邀嘉宾登船观摩。
焕新:构建穿越年代的场景式体验
“长江记忆”游轮是由原来的黄金7号改建而来。以复古绿为主色调,全船长136米、宽19.6米,总吨位达11250吨,设176间客房,可容纳446名游客,由超过120名工作人员与NPC角色组成运营团队,打造全流程沉浸式服务体系。
登船之初,游客即步入70至90年代的生活场景:三峡供销社、巴山食堂、长江百货商店、芳华美妆发廊、记忆邮局、明珠歌舞厅、老照片墙等,这些被精心还原的时代空间不仅唤醒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更通过声音、光影与人物互动构建出可“沉浸”“体验”“共情”的文化记忆场。
全国首个以航运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同期亮相,集中呈现长江流域独特的水运文明与年代记忆。专题博物馆展出数百件珍贵藏品,从曾由英国人绘制的长江航线图,到早期船长的手写日志、民间留存的老船票、水壶、船灯等物件,串联起长江水道近百年的航运脉络与人文印记。据介绍,征集活动仍在持续,未来将通过轮展、共建、公众参与等机制,打造一座“内容不断生长”的流动记忆库,真正实现“全民共建、共享长江文化”的博物馆理念。
作为一艘五星级游轮,“长江记忆”严格对标高端标准,根据不同的房型定位,对每一间客房进行了主题策划设计,从整体空间到怀旧家具的定制,再到复古台灯、年代壁纸的呼应,每一处都透露出浓厚的时代氛围。
航线设计方面,游轮以“致敬年代经典”为核心,选取白帝城、丰都鬼城、神女峰、三峡大坝等长江三峡标志性景点,串联构成沉浸式“黄金航线”,通过“船岸联动”,游客可以跟随年代NPC做主题式游玩。
添彩:打造长江文化集合体
冉斌在首航启动仪式上表示,站在“十五五”谋划新起点,集团将以长江黄金游轮为媒,坚定不移聚焦文旅主责主业,持续深化战略赋能,将游轮打造成为“内河游轮旅游引领者、水上旅游综合服务商、长江文化旅游集合体”。
一是提升打造长江文旅国际IP。依托“金字招牌”和管理优势,通过创新产品、塑造品牌与全球推广,将“长江黄金游轮”塑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文旅核心IP,代言壮美长江,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
二是构建长江三峡文化集合体。超越交通功能,深植文化基因,通过“全场景”“全情景”“全戏剧化”沉浸式体验设计,将游轮打造为移动的“长江文化会客厅”“长江文化博物馆”和“三峡风情画卷”。
三是深化资源整合串珠成链。围绕“立足重庆、着眼三峡、辐射长江、进军全国、影响世界”的发展思路,以游轮为核心,接驳水陆空交通体系,深度串联长江三峡及周边区域文旅资源,构建多元融合文旅发展体系,形成全域发展新格局,提供高价值旅程体验,助推打造“大三峡”文旅升级版。
四是共谋共建壮美长江三峡文旅产业联盟。以“长江记忆”启航为契机,我们将联合沿江市(区、县)及行业翘楚组建文旅产业联盟,汇聚资源智慧,共同致力于长江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创造性转化,构建共生共荣共赢的三峡文旅生态圈。
共建:“三峡文化游轮”品牌
活动现场,重庆长江黄金游轮公司与重庆出版社公司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打造“三峡文化游轮”品牌,通过游轮阅读场景打造、沿线文旅景点开发、文化主题产品出版、文旅融合成果推广四大核心项目,构建“游、读、研、讲”一体化的文化旅游场景,进一步提升游轮整体文化氛围及游客在船文化体验,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目标。
一是文旅共建,织就线上线下阅读经纬。线下共建图书室,由重庆出版社甄选优质纸质图书入驻,让书香浸润旅途时光,为游客打造移动的文化驿站。线上共营阅读商城,游客轻扫二维码便能解锁有声书、电子书、视频等数字内容,让阅读突破空间束缚。
二是声动长江,构建沿线文旅点有声导览体系。沿着长江脉络,为沿线文旅景点量身打造有声导览系统。让每一处风景都有故事可听,每一段旅程都有文化相伴,让游客在移步换景间聆听长江的千年回响。
三是文载江河,策划出版长江文化主题出版物。深耕长江文化,合作推出系列主题出版物。挖掘长江历史人文价值,丰富文化产品体系。
四是辐射全国,让长江文旅融合成果走向更广阔天地。长江流域的文旅融合成果悉心打磨、广泛推广,让这份浸润着江河灵气与人文温度的合作结晶,在全国范围内绽放光彩,让更多人感受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