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黄龙景区,彩池如翡翠镶嵌山间,雪山似银龙盘踞云端。7月7日(农历六月十三),恰逢小暑节气,黄龙景区阳光普照,2025年“石榴花开·黄龙庙会”在海拔3500米的黄龙后寺广场隆重开幕。这场承载着近六百年历史的省级非遗盛会,以“文化+自然”双重魅力,吸引八方游客共赴这场民俗与山水交融的夏日盛宴。
清晨九点,阳光洒落在黄龙后寺,海拔带来的微凉空气难掩庙会的火热氛围。黄龙索道前游客已排起蜿蜒长队,人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迎宾乐章。来自五湖四海的信众与游客身着盛装,眼中闪烁着对这场文化盛典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庙会在正式启幕前新意迭出——一场精心策划的双语直播同步开启。中国百名优秀名导、中国好导游、双语文旅推荐官陈健与黄龙景区优秀讲解员伍伦民携手出镜,用流畅的双语为线上观众铺开“云逛庙会”的鲜活画卷。镜头跟随他们的脚步,让未能亲临现场的网友也能跨越山海,沉浸式感受庙会启幕前的浓郁氛围,提前触摸这场文化盛宴的脉动。
俯瞰矗立在雪山脚下的黄龙后寺
吉时启幕:九响钟鸣祈愿国泰民安
上午九时许,“黄龙诗词楹联展”在接仙桥畔雅致揭幕。
十时许,黄龙后寺广场游人如织、人声鼎沸,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活动氛围。随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庙会正式拉开帷幕。首场重头戏“点睛仪式”震撼上演,黄龙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徐荣林执朱砂笔为金色黄龙雕塑点睛,霎时鼓乐齐鸣,寓意“金龙腾跃,福泽九州”。
紧随其后的祭祀仪式庄严肃穆:龙灯会首曾启明朗声诵读祭文,字里行间流淌着对黄龙真人的敬仰;三支龙灯队(黄龙龙灯队、南街村龙灯队、外城村龙灯队)身着传统服饰,演绎“穿、腾、跃”的龙舞绝技,金色龙身在人群中穿梭盘旋,宛如活龙现世。庙宇内供品整齐陈列,香烟袅袅升腾,众人双手合十,祈愿祥龙护佑岁月安康。
最具仪式感的撞钟祈福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古钟前,“一响风调雨顺,二响国泰民安……九响福满乾坤”的诵词铿锵有力,与会嘉宾与游客依次撞钟,九声浑厚钟声在山谷间回荡,既传递着对自然的敬畏,更凝聚着各族同胞“心手相连、祈愿山河”的共同心声,恰似五彩丝线织就的民族团结锦缎。
庙会活动现场围满游客
随后,一场气势磅礴的三龙共舞表演——黄龙金鳞破云、南街青龙戏珠、外城赤焰翻涌,与别开生面的舞狮表演相得益彰,引得观众掌声雷动,喝彩声不断。
精彩纷呈的舞龙表演
启动仪式后,古筝、歌舞等一系列特色节目与民族文化展演次第登场,多元文化魅力在此交织绽放。游客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更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捕捉精彩瞬间,通过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平台,将这场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盛宴的美好图景分享给远方的亲友。
创新体验:长卷共创让传统庙会焕发新生
“今年庙会最大的亮点,是通过‘黄龙祈福长卷’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观赏型活动升级为文化共创仪式。”黄龙管理局历史文化处工作人员介绍,游客信众除了像往年一样到寺庙虔诚烧香祈福以寄托美好憧憬外,还可以通过参与今年创新推出的“黄龙祈福长卷”共创活动,用彩绘、手印、诗句等形式,留下祝福印记。
游客在祈福长卷上写下祝福语
在开笔仪式现场,领导嘉宾与游客纷纷挥毫,“前程似锦”“全家安康”“金榜题名”等美好的祝福语跃然纸上,更有游客以手掌蘸取颜料,在长卷上拓印出五彩掌印,或精心绘制龙形图案。不到半小时,数米长卷已布满上百条祝福印记,成为记录时代心愿的文化长卷。
祈福长卷共创现场挤满游客
“我写的是金榜题名。”来自山东枣庄的刘姓小朋友今年刚读初一,他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我在长卷上画了一条龙。”与朋友一同来黄龙游玩的陈姓学生说,今天庙会的祈福长卷共创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祈福长卷上的龙形图案
来自内蒙古的赵先生在祈福长卷上郑重题下“平安顺遂”四字,笔锋间满是对生活的热忱期盼。“真的特别庆幸能赶上庙会开幕这天,能亲身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感觉自己的心愿也随着笔墨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赵先生笑着说道,眼里满是憧憬,“盼着以后带着家人到黄龙再看到今天写下的这几个字,想想都觉得很有意义。”
“我写的是‘全家安康’。”来自深圳的秦先生笑着说。原来他早就留意到黄龙庙会的举办时间,特意提前规划好行程,就为带着全家人在今天这特殊的日子里,既能畅游黄龙仙境,又能沉浸式感受庙会的民俗魅力。秦先生的一双儿女更是用稚嫩的声音说出“祝全国人民天天都开开心心!”的祝福,道出了这一家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也让这份来自海拔3500米的温情,随庙会的欢声笑语传递得更远。
布满祝福印记的“黄龙祈福长卷”
三日盛会:非遗体验持续释放文化魅力
据悉,本届庙会将持续至7月9日(农历六月十五)。明日(8日)将呈现藏族舞龙、舞牦牛表演及原生态山歌,让游客领略康巴文化的粗犷与豪迈;正会日(9日)更有羌族咂酒开坛仪式、锅庄等重头戏,届时黄龙沟口与索道口将免费发放平安吉祥果。
庙会正以“石榴花开”为主题,助力阿坝州“石榴籽”工程,成为川西北高原民族团结的文化标杆。
“黄龙庙会不仅是民俗文化的展示,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舞台,更是民族交融、绽放光彩的盛会。”黄龙管理局历史文化处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川西北高原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盛典,黄龙庙会以六百年历史积淀为根基,以省级非遗项目与文旅融合优秀案例为载体,助推民族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为阿坝州“石榴花开·美丽阿坝”建设注入强劲的文化动能。
让我们共赴黄龙,在钟鸣鼓乐中祈愿国泰民安,于山水画卷里见证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
五彩池如同被精心雕琢的彩色梯田
知识多一点:黄龙庙会,你知道多少呢?
黄龙庙会始于明代,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相传是为纪念黄龙真人得道飞仙,而后逐渐演变为松潘地区多民族共同庆祝的盛会。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至十五日,黄龙庙会都会定期举办。庙会期间,方圆七八百里的藏、羌、回、汉族各族群众都会身着盛装,携带帐篷、食物等,前往黄龙寺祈福、观光游玩。各个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织,山歌对唱、琵琶弹唱、羌笛演奏等众多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活动齐齐上阵,形成氛围浓厚的民族团结交流会。
黄龙庙会于2023年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入选四川省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如今,作为黄龙景区的文化瑰宝,更是以“石榴花开 五彩黄龙”为主题,响应阿坝州“石榴籽”工程号召,构建起促进各民族团结、交流与共融的重要平台。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