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之旅的航迹延伸至海南自贸港。7月5日,来自儋州洋浦当地多所学校的师生们登上了这艘新一代智能船舶,在互动中了解船舶如何运作。主题展区处,从古老的航海罗盘到现代的自主航行系统,航海技术的千年跃迁在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中铺陈,舷窗外洋浦港的巨轮穿梭与岸桥起落,正奏响一曲古今交融的蓝色交响。
学生们在“新红专”轮上互动学习。记者 赵航 摄
智慧航船叩响自贸港之门
作为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由中远海运集团和大连海事大学携手打造。该船总长69.83米,宽10.9米,最高航速可达18.5节,满载1488吨,可容纳科研人员、师生和船员50人。
“新红专”轮的创新性可以用“首艘”“首创”“自主”“开放”八个字来总结。首艘,该船是全球首艘实现远程遥控、自主航行与教学实训于一体的智能船舶;首创,两用船配置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船体、智能平台以及智能实训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的全覆盖;自主,两用船核心系统100%中国设计和制造;开放,该船是开放型的海上移动智能船舶试验验证平台。
师生们在智能驾驶舱参观体验。记者 赵航 摄
洋浦港:从荒滩到国际枢纽的跃升
“新红专”轮停靠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作为海南西部工业走廊的核心支点,2020年正式定名并跻身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序列。去年,码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1万标箱,成为自贸港物流的“主动脉”之一。码头现有泊位5个。其中,1号—3号泊位均为5万吨级,4号泊位为15万吨级,5号泊位为20万吨级,可满足当前世界上最大的2.4万标箱集装箱船舶的靠泊需求。
截至2025年6月,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已开通集装箱航线56条其中外贸航线30条、内贸航线18条、内外贸同船航线8组,覆盖国内沿海主要港口,联通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度、孟加拉、菲律宾、澳大利亚、美洲、西非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从“新红专”轮眺望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记者 赵航 摄
向海图强,链通全球
从千年古镇到今日洋浦,海洋商贸的基因跨越时空在此激荡。依托自贸港政策红利,洋浦以港航物流为突破口,布局“双向双枢纽”国际海港,跨境贸易枢纽功能日益凸显。
站在甲板上眺望港区,历史与未来的链接已然铸就——智能船舶的流畅轮廓映衬着岸桥的巍峨身影,洋浦湾的碧波中,一个立足南海、链通全球的新时代港口传奇正在潮声中澎湃书写。
跨越千里海域,穿越千年时光,“新红专”轮的汽笛在洋浦港鸣响,不仅传递着智能航海的强音,更激荡着自贸港向海图强的决心。当小学生们立于船舷,蔚蓝海面上荡漾开的,正是一个民族经略海洋的全新航迹。(赵航)
来源:南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