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产业链条织密建强组织链,是抓好产业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今年以来,水沟镇以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硬仗为抓手,以改造思想、改进工作、改优作风为主线,全力探索产业链党建工作路径,为产业振兴赋能增效。
坚持改造思想,以理念之变“补能铸链”。镇党委带领镇村干部,跳出地域看发展,通过“五个坐标系”精准定位,“六个微信公众号”拓宽视野,组织骨干力量赴商洛等多地学习取经,着力提升提升干部战略眼光、专业素养、系统思维。思想的解放带来理念的革新,镇党委对标县委、县政府部署及先进经验,与村“两委”统筹谋划,抢抓“千阳果苗 世界共享”品牌机遇,立足自身粮果优势,锚定“东片苹果高质高效发展示范区”“西片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两个产业单元,明确政策指向、资金投向、工作导向,加速转型、争先进位。
坚持改进工作,以机制之变“补位强链”。产业发展的堵点在哪里,党建工作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紧扣产业化重点项目,建立党委班子成员“一人抓一事”工作机制,每名党委班子成员牵头包抓1个项目,力促月有变化、季有成效。紧扣产业项目招商、项目用地用工等堵点难点问题,党委主要领导牵头,组建“产业攻坚专班”,全力破解项目推进“卡脖子”环节,让末梢贯通、循环畅通。截止目前,招引沃果公司投资1105.5万元,建设车厘子示范园368.5亩,168亩一期示范园竣工投产,动员华圣公司再次投资,今春育苗650亩。11个县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63万元,占年度任务的73.1%。
坚持改优作风,以能力之变“补责沉链”。推动力量下沉,既能在发展一线锻造组织能力,又能让组织优势直达发展末梢。聚焦镇村落实高效、干部作风专业,深化“村村都有干部包、天天都能见干部”包村机制,严格选拔、优中选优30名年轻党员干部选派到各村,参加村例会,上手村项目,融入村产业,在乡村振兴最前沿锤炼作风,提升能力。镇包村干部与各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协同作战,新建集体果园160亩,仅用40天建成500吨果园冷库1个,夹禾公司半年收入达到500万元,蔬菜油料千亩方亩均收入破万,粮食全产业链日益强韧,今年水沟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
(通讯员:兰宁 )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