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攀升且低龄化,科学防控近视需从源头抓起。那么,应如何对孩子的眼睛进行科学健康管理,以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呢?
眼健康档案:孩子视力的“成长日记”
它是一份动态追踪儿童视觉发育的专属记录,建议从3岁起建立,每3-6个月更新一次。
档案涵盖五大核心指标:裸眼视力与矫正视力、屈光状态(需通过散瞳验光获取准确数据)、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眼底健康。同时记录家族近视史,为个性化防控提供依据。若孩子存在斜视、屈光参差等问题,还需补充立体视觉等专项检查。
为何要建档?抓住防控黄金期
新生儿天生自带“远视储备”,如同视力银行的“初始存款”。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加速储备消耗,导致近视提前发生。通过定期建档监测,医生可精准评估远视储备余量,及时发现眼轴过快增长等危险信号,在近视萌芽期启动干预,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
建立眼健康档案之后,能更好地了解眼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对于“远视储备”量,可以有效把控,对于近视可以做到早预警、早发现,为进一步的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依据。
早发现:及时识别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屈光异常,避免错过最佳矫治期。
全筛查:系统评估眼位、晶状体、眼底健康,相当于给眼睛做"全面体检",排除先天性眼病风险。
强预防:在视力正常儿童中,通过眼轴增长速度、屈光发育趋势等数据,精准识别近视高危人群,实施用眼行为干预、增加户外活动等预防措施。
暑期期间可以为孩子建立眼健康档案,成为他的视力健康绘制"成长曲线"。华德眼科视光中心建议各位家长要选择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如条件允许,可从幼儿期开始定期监测,用科学数据守护孩子的清晰"视界",让光明未来看得更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