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海南省旅文厅发布特色研学旅游线路,保亭呀诺达热带雨林、槟榔谷非遗项目名列其中,随着端午假期以及暑假临近,研学旅行成为学生拓展视野、增长知识的热门选择,但是研学游面临的安全及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5月30日上午,保亭法院联合县文旅局共同开展主题为“护航研学旅行,共建安全法治景区”的普法讲座。保亭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龙剑,县民族博物馆负责人符仙瑾出席,吉超霞法官就研学旅游相关法律做专题宣讲,县旅文局、呀诺达、槟榔谷、七仙岭、神玉岛、茶溪谷、热带水果博览中心、三亚盈森旅行社保亭营业部等单位人员参与此次普法讲座。
政策解读
文旅部“九条通知”划出行业红线
2024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乱象频出的研学市场开出“法治药方”。法官以案释法,重点解读四大核心内容:
资质严管:旅行社需持证经营,供应商、营地基地须具备开放资质,杜绝“擦边研学”;
安全清单:落实用车“五不租”、安全评估机制,禁止将未开发区域纳入路线;
合同范本:推广标准化合同,明确课程、师资、服务条款,根治“货不对板”;
职责分工:文旅部门监管旅行社,教育部门管理学校活动,市场监管审核广告合同,终结“多头无人管”。
风险警示
这些“坑”让研学变“险学”
法官现场分享多起真实案例,引发在场多名从业者深思:
“研学不是旅游的‘马甲’!”法官强调,企业需严守《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将安全防控前置。
多方协同
织密安全防护网
为实现“寓教于安”,法官提出“平安研学”共建路径:
学校: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安全教育,全程监管学生,杜绝“委托即免责”思想
旅行社:配备专业导游,全程管理并评估线路风险
景区:确保设施安全,明确开放区域,设置警示标识
现场直击
从“忧心”到“信心”
“原先认为买保险就万事大吉,今天才懂安全评估同样关键!”一位旅行社负责人感慨。现场互动环节,景区和旅行社负责人表示,研学旅行团学生人数众多,学生们好奇心强,确实存在潜在的风险,他们将努力将安全评估和提示做到前面,避免发生风险事故。
法官寄语:“当孩子攀爬的不再是危险绳网,而是法治护航的知识阶梯,研学旅行才能真正点燃星辰大海之梦。”
小贴士·选择研学产品三查:
一查组织方旅行社业务许可证;
二查合同是否含课程、师资、保险条款;
三查基地是否列入官方白名单。
来源:保亭法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