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首个流域GEP核算结果正式发布
海南
海南 > 综合资讯 > 正文

海南首个流域GEP核算结果正式发布

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研究中心发布万泉河流域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结果。这是海南首次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并发布。核算结果显示,万泉河流域2023年度GEP为2097.53亿元。

生态产品总值(GEP)反映的是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在特定时期内所提供的各类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是衡量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保护成效的重要指标,主要应用于生态保护补偿、绩效考核等政府发挥作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通过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以货币价值方式表现,以此衡量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所贡献的经济价值。GEP包括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以及文化服务价值三大核心组成部分,通常以年度为核算时间单元。

万泉河流域是海南三大重点流域之一,干流全长约178公里,流经琼中、琼海、万宁、屯昌、定安等市县,在琼海市博鳌镇汇入南海,流域面积约3692平方公里。流域内自然资源禀赋良好,河流水量充沛,森林资源丰富,有黎母山、吊罗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百花岭瀑布、白石岭等自然风景区,世界闻名的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及玉带滩河海交汇的海岸景观区,也有椰子村寨这样具有精神内涵的红色美丽乡村,是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相交织的复合性区域,生态地位突出,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功能。在万泉河流域开展GEP核算具有区域典型性和代表性。

此次GEP核算体现流域特色,基于相关省级标准开展数据收集与监测调查,摸清流域内热带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景区分布、干支流水源状况等生态资源本底情况,建立万泉河流域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指标体系,构建超过40万个图斑级高精度核算单元,核算各类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与服务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全面掌握流域GEP空间分布高低值区域,为分析GEP年际变化、评估生态保护成效、未来流域产业布局规划提供了数据基础。

核算结果显示,2023年,万泉河流域GEP为2097.53亿元。其中,物质供给包括农、林、畜牧、水产品等6项指标,价值约为229.16亿元,占流域GEP总值的10.93%;调节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洪水调蓄、局部气候调节等10个指标,价值约为1772.71亿元,占84.51%;文化服务为旅游康养指标,价值约为95.66亿元,占4.56%。万泉河流域单位面积GEP约为39.8元/m2,人均GEP约为23.9万元/人/年。

建立GEP评价体系是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的重要方面,通过科学的统计方式合理度量生态产品价值,为绿水青山贴上“价值标签”,既让人们直观感受到生态系统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也为生态系统的提质增效提供指引,为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依据。

近年来,海南开展区域、流域、市县等不同类型的GEP核算探索实践,构建了一套反映海南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特征的核算方法,发布了省级核算标准,并进行核算结果应用相关探索。接下来,海南将进一步健全GEP核算制度体系,持续探索GEP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绩效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践应用。(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