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的钟声已经“滴答滴答”响起,2025年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在这一关键时期,保证考生身心健康是师生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优质睡眠如何获得?过度焦虑如何缓解?饮食安全与营养如何兼顾?5月26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整理了一份高考“健康锦囊妙计”与你分享,愿你一举夺魁,圆梦今夏。
保证充足睡眠的小妙招
1.调整作息。妥善安排自己的作息,做到定时睡觉,定时起床。
2.适量运动。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睡前2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
3.避免下午2时后摄入容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4.避免把问题带到床上思考,以免干扰入睡,睡眠变浅。上床睡觉前要保持内心安宁,可以通过睡前冥想来调节身心状态,促进睡眠。
5.避免强迫自己入睡。入睡困难时,可有意识地想象能使自己感觉舒适、温馨的美好场景,全身放松,让呼吸缓缓加深。
6.限制午睡时间,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若午睡时间过长,不仅会在醒来后出现头晕等症状,还会影响夜间休息,扰乱生物钟。
7.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宜过量饮水。睡前吃得太饱会影响睡眠质量,过量饮水会导致反复上厕所,使睡眠中断。
8.避免频繁看时间。可把闹钟放到床尾或转移到别处,以免引起挫败感、烦躁和担心,导致更难入眠。
9.避免刷手机。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旁、床头柜等触手可及的地方;可定时关机,或把手机调到静音模式,以帮助自己暂时“忘记”它。
10.考前不要熬夜。熬夜会打乱生物钟,破坏睡眠节律,严重时导致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等,进而容易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视力不佳、情绪差等问题。
减压小妙招
考生考前心理压力大,可以这样做:
1.自我暗示减压:在焦虑、紧张和烦躁时,不妨自我鼓励一下,对自己说:“该复习的我都认真复习了,还怕什么呢?”“和别的同学相比,我花的功夫一点也不少,既然如此,我又何必紧张呢?”
2.焦点转移减压: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或想一些愉快的事情有助于心理压力的缓解。
3.肌肉放松减压: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以轻松的姿态坐好,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依次紧张肌肉、放松肌肉,然后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放松的感觉。这个方法要持之以恒,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钟。
4.过渡性减压:考前一周慢慢减少学习强度和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法来缓解压力。
5.运动减压: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考前运动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平时运动较少的孩子,只要在考前稍微增加一些运动量即可,并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比如课间操、快走等。那些平时就颇喜欢运动的孩子,这段时间只要维持平时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就可以了,不建议去尝试一些新的运动方式。另外,考前要避免进行对抗性的篮球赛和足球赛。在此,建议广大考生进行晚锻炼,因为早锻炼可能会因控制不好运动量而导致疲劳,影响一天的状态,晚锻炼则可以避免这种状况出现。
6.环境减压法:对于考生来说,学校的氛围已经够压抑和紧张了,因此,考生回到家后,家长应帮助其放松紧张情绪,并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家庭氛围。比如,不要经常跟考生强调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家长可以在应考服务方面给孩子提供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学习和休息环境、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
家长可以这样做:
1.首先要对考试有正确的认知,减少自身的焦虑: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家长建立了对高考的正确认知,既能减轻自身的焦虑,也可以避免向孩子传递过多的焦虑感。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受到了父母的影响。
2.接纳孩子的感受:面对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需要做的不是否定孩子感受到的压力,而是尝试接纳孩子的感受。家长可以问孩子:“说到考试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时,家长要认可孩子的感受,并对孩子担心考试表示理解。当家长可以设身处地与孩子共情时,孩子才会对家长敞开心扉。
3.引导孩子缓解焦虑: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立从生活各个方面获得快乐的能力。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找找焦虑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和需求,告诉孩子,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父母会陪着他度过。
保障饮食健康小妙招
高考期间,考生均衡营养是关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原则,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1.最基础的原则是安全、卫生、稳妥。所有的营养建议都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考生尽量在考试前形成一定的饮食规律,并一直延续到高考结束,避免考试期间突然改变饮食习惯。
2.选择新鲜食材,烹调前充分清洗。瓜果最好浸泡5~10分钟。做好的饭菜,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隔夜的剩菜别让考生吃。如果考场较远需要在外就餐的考生,可以提前观察考场附近餐厅的资质以及卫生条件,尽量不点凉菜、烧烤类食物。
3.每餐都要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每餐都应该有主食、蔬菜,再搭配适量鱼禽肉蛋。家长们可以依据考生平时的食量适当调整。
4.不要刻意去尝试没吃过的食物。高考期间饮食要日常化,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不变”。人体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易发生过敏反应,不要食用以往未食用过的食物,以免引起过敏或身体不适。
5.加餐避免糖分高的食物。有些考生可能需要在考试前加餐,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大量糖分高的食物,以防血糖升高过快产生困意。可以选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奶制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作为加餐适当食用。
6.少吃生冷、冰镇食物。温度过低的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考试发挥。应优先考虑食物安全性,烹饪时把食物都彻底煮熟,防止不洁食物导致肠胃炎。天气炎热,吃点甜美的水果可以消暑解渴,但注意不可过量,更不可以用水果替代主食。
7.高考期间,切忌暴饮暴食。饭后,人体血液更多集中在消化系统,以促进食物消化,过饱过撑时,肠胃负担加重,抑制大脑皮层兴奋,不利于复习考试。每餐吃到七、八分饱为宜,餐后休息半小时,适度活动一下。
8.适当饮水,合理运动。天气闷热,容易出汗,考生切忌担心考试排尿而不敢喝水,要定时定量饮水,防止中暑。在早晨和傍晚气温较凉爽时,可以适当活动,如散步等。如果平时没有运动的习惯,不建议特意安排剧烈运动。(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
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