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些天,海口⇌伦敦直飞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海南航空开通的又一条海南始发直航洲际航线。4月1日,海南航空的海口⇌大阪国际航线正式开通。
今年3月初,海南机场也与国内外多家单位签署航线协议,共签约51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其中新开航线18条。截至2月底,海南岛内三大机场保障境外航班3033架次、境外旅客吞吐量37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30%、33%。
不得不说,自贸港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但风光的背后,还需要各界同心协力,不断努力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问题。
今年2月份,海南省旅游协会和海南省旅行社协会,向海南省营商环境厅发了一份《请示报告》,提到了8家航空旅游企业的困境,报告的主题,其实就两句话:
想当初,我们积极响应海南各地政府的号召,冲锋陷阵;
等我们冲到前面了,回头一看,粮草却不够了……
包括海南康泰航投、海南四通八达、海南文华航旅、海南高丽假期、三亚阳光假期等8家中小航空旅游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为了业务的持续发展,它们已经开始停减航班。
海南的航空旅游行业,需要一次通力协作。
一 稻盛和夫真正的“杀手锏”
在航空界,稻盛和夫“600天拯救日航”的故事,一直为业内人士所津津乐道。此战之后,稻盛和夫本人以及他的“阿米巴经营模式”,闻名世界。从2015年开始,海南航空开始全面推行阿米巴经营管理。
结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实际上,稻盛和夫在出任日航CEO之前,就向日本政府开出了几个关键价码,例如要求补贴、恢复贷款并大幅减少利息、冻结债务、关闭众多边远地区及国际航线。
那时候的日本政府,需要一个“奇迹”,于是答应了稻盛和夫的众多条件。在此基础上,稻盛和夫一边拿着巨额的官方补贴,一边摒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最终实现了“扭亏为盈”。
细品一下,这种成功案例,怎么可能被其它同行复制?就连稻盛和夫自己,心理也很清楚。但是,日航的案例,也揭示了全世界航空业的一个特点:
奖补,或许是航空服务可持续的关键所在。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即便如此,它也会通过多种方式给航空公司提供奖补。这些奖补,可以是直接的资金支持,也可以是降低税收或其它形式的补助。疫情那几年,美国曾向多家航空公司,提供了巨额的财政援助,帮助它们度过了危机。
没办法,现代社会,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离得了航空业。但是,航空业运营成本太大,而且很多时候,还会为了“大局”,还要兼顾一些偏远地区和不盈利航线。
因此,为了航空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自官方的奖补,必不可少。这一点,全球通用。海南在这方面,原本做得很好。
当年,因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海南开始针对航空旅游企业发放奖补。去年,针对各航空旅游企业的奖补,仅海口就发放奖补达 7.2亿:
在国内省会城市里,海口的奖补可谓不少。
然而,高额奖补的背后,是有关部门不断地要求“加开国际航线”。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国际范儿”还是要有的。
二 步子迈大了,扯着奖补了
按照行规,一个航线的开发至少需要3年的培育期。面对未知的市场和风险,都是航空旅游企业冲锋在前,周密布局;而奖补往往是滞后的,但只要能落实,企业都会想办法将航线长期经营下去的。
令人意外的是,2024年,海南有关部门在奖补方面,首次出现了“跟不上”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很简单:
有关部门缺少科学管理的态度,说严重一点,就是渎职。
如果按照实际兑现奖补金额,2024年海口市的奖补资金超预算3亿多人民币,预计超出实际预算42%以上。这么大的出入,意味着有关管理部门,压根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做好资金预算管理。
换言之,他们明知预算不足以支撑新开航线,却依然要求各相关企业加开国际航线;当出现奖补预算超额使用的情况后,却不及时向相关企业通报,最终导致2024年:
第三季度部分、第四季度所有航线航班的奖补,因预算超支要全部取消。
与此同时,参与包机的中小民营企业也大面积亏损。就奖补差额来说,光是海南康泰航投、海南高丽假期、海南文华航旅、三亚阳光假期四家,就有3000多万元。
没有了奖补,一些国际航线自然也没办法继续飞。
三 办法还是有的
2009年,针对本国“少子、高龄化”的问题,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新任首相鸠山由纪夫,将“吸引外国观光客”作为一项国策。
再后来,日本经过精准调研,将游客的重心放在了东南亚和中国、韩国等地,并通过奖补,鼓励相关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航来往日本的航线。
这一点,有点类似海南当前的航线格局。这两年,境外航线最多的是东南亚,某种程度上,这也符合海南的战略定位;其次是俄语系国家,而日韩,排在第三位。实际上,在开发国际航线领域,海南是有短板的:
岛内人口基数少(市场小);物价偏高。
但十多年来,众多中小航空旅游企业,依然围绕“让外国游客走进来、资金项目投进来”、“方便岛内游客走出去”这两大主题,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月底,海南迎来2025年首个大型韩国入境旅游团,多年来,韩国一直是海南入境游第二大客源地,这与海南高丽假期长期深耕韩国入境海南游市场,息息相关。
至于东南亚航线的包机业务,要属海南文华航旅最为突出。疫情后,海南恢复的第一条国际航线、海南首条客运第五航权航线,就是海南文华航旅负责运营的。
理论上,按照当前这种形势,如果这些中小企业顶不住经营压力而倒下,还有大航司可以维持一些国际航线。
但是,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只剩下几个大企业在牌桌上,势必不利于行业经济结构的健康发展。百花齐放才是春。
那么,问题来了,当前这些中小航空旅游企业的困境,有解决办法吗?其实,现实已经有很多案例可以参考。
前些年,广西南宁的航空奖补也超支了大约10%,但是当地主管部门经过科学筹划后,把超支的部分延期到第二年预算中,从而为当地的航空旅游企业喂下了“定心丸”。
再看看隔壁的日本,各级相关部门、平级多部门通力合作,针对航线奖补,早已呈现出“多样化”局面,以综合奖补补充、取代货币奖补。
例如,九州岛上的牛肉很有名,于是,当地政府就针对牛肉出口的国际航线,给予专项奖补;对于前往海外出差、参展、研学的商务或者学生团体,也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等等;甚至针对与机场、航线有关的基础设施/企业,也会有不同形式的奖补及优惠政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怕海南的有关部门,面对企业的困境和请求时,玩起“鸵鸟战术”。截止目前,来自海南省旅游协会的消息称,今年2月份,他们向有关部门打的报告,还未收到回应。
真心希望有关部门能倾听下行业及企业的呼声,一起为自贸港的航空旅游事业,继续添砖增瓦。